每日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大练兵活动中,其影响力如同一股强大的磁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散兵游勇,和淳朴的山东汉子。他们被抗日的热情所点燃,纷纷主动报名参军,决心与鬼子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当然,这里也有宋剑飞不单和他们谈情怀,同时也有丰厚的物质待遇的结果。
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察,这些勇敢的人们,被编入了宋剑飞领导的抗日先遣纵队。
到了三月初,这支队伍已经迅速发展壮大,人数达到了令人瞩目的三千人,形成了两个大团的规模。
更令人振奋的是,从苏联购买的武器弹药,也如预期般准时抵达。
这批军火中包括两万支莫甘娜辛步枪,这种枪支以其性能可靠和适应性强而闻名,是当时二战时期的着名枪种之一。
此外,还有五百支配备瞄准镜的,变成狙击步枪,这些将被分配给特战队和普通部队的排级单位,以增强他们的火力和精准度。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狙击步枪在众多狙击枪中并非最为出色。由于安装了瞄准镜,虽然提高了射击的准确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射击速度。
尽管如此,宋剑飞和他的部队并没有过多抱怨,毕竟有总比没有好,他们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这些武器的最大效能。
而在重武器方面,宋剑飞更是毫不吝啬地。一次性订购了三百挺马克沁重机枪。
这种强大的火力装备,无疑将为抗日先遣纵队在战场上提供更强大的火力支援,使其在与敌人的对抗中更具优势。
这玩意儿可真是厉害啊!它被称为“金属风暴”,可不是浪得虚名。
这一挺马克沁机枪,简直就是火力的象征!它的装弹数量多得惊人,只要水不漏光,理论上就可以一直不停地射击下去。
就算机枪手不幸牺牲了,这挺马克沁也能自己继续开火,直到打光弹药为止。
有这样一挺马克沁在手,完全可以抵挡住一个营的敌人的疯狂进攻,并且将他们彻底歼灭。
除了火力强大之外,这挺马克沁还有一个非常出色的设计,那就是它的金属挡板。
这个挡板不仅可以保护机枪手免受敌人的攻击,大大减少伤亡,而且还能让机枪手在战斗中更加安心地操作。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不过这个金属挡板虽然能保命,但在真正激烈的战斗中,它也会限制机枪手的视野。
当人们都杀红了眼,陷入疯狂的时候,往往会毫不犹豫地拆掉这个保命的挡板,以便更好地观察敌人的动向。
此外,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那就是拜托洛斯基转购的五百挺捷克式轻机枪。
他之所以会选择这款机枪作为班用机枪,确实是一款非常实用的武器,它简单而皮实,非常适合在各种恶劣的战斗环境中使用。而且,与鬼子的歪把子机枪相比,它的弹容量更大,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歪把子机枪,因其独特的外形而得名,它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在战场上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援。
然而,这款机枪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一次只能打出五发子弹,然后就需要停下来进行装弹,这导致了火力的间隙中断。
相比之下,捷克式轻机枪的弹夹容量高达30发,这意味着它能够连续输出弹药火力,为使用者提供更强大的火力支持。
此外,捷克式轻机枪的整体重量相对较轻,一个人完全可以抱着它独立操作,甚至可以将其当作冲锋枪来使用。
在冲锋的过程中,捷克式轻机枪的优势尤为明显。战士们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持续地为同伴提供火力掩护,有效地压制敌人的反击。
然而,电视剧中的一些场景,让人误以为歪把子机枪也可以被战士们端着冲锋。
实际上,这只是导演们为了剧情需要而做出的安排。
在真实的战斗中,由于歪把子机枪每次只能上五发子弹,一旦扣动扳机,这五发子弹就会迅速射出,然后使用者要么需要自己装弹,要么就得依靠副射手向弹巢漏斗里投放子弹。
因此,真正的战斗画面往往是小鬼子们两人一组,趴在地上共同操作歪把子机枪。
到了抗战后期,连日本鬼子自己都意识到了歪把子机枪的鸡肋之处,开始逐渐放弃使用这种武器,转而使用缴获自中国军队的捷克式轻机枪。
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捷克式轻机枪在实战中的优势和可靠性。
他并没有选择购买苏联的迫击炮,原因很简单,苏联的迫击炮简直就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即便是最基础、最简单的兵器,他们也能给你搞出一些毛病来。
所以,他决定将希望寄托在战场上,从鬼子那里缴获迫击炮。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获得迫击炮,还能随时在战场上补充鬼子的迫击炮炮弹,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真正让大家兴奋不已的,却是那二百挺反坦克枪的到来。
尽管这种枪的威力不如后来出现的41型号反坦枪那么强大,而且相当笨重,需要两个人才能操作,甚至对付敌人中型坦克的能力都很有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日锄奸特战队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日锄奸特战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