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升腾起来了三颗红色的信号弹。
宋剑飞凝视着那仍在熊熊燃烧的火车站,火光冲天。
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地转过头,看着身旁的陈力夫,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在这隐蔽的战线上,你一定要格外小心,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我们这次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现在我也该离开了。
以后无论你在任何方面需要帮助,都不要犹豫,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你解决。”
陈力夫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之情,他立刻挺直身子,庄重地向宋剑飞行了个军礼,声音略微有些哽咽地回答道:“多谢司令的关心,我一定会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任务。等战后胜利之时,我们再一起把酒言欢!”
随着黎明的曙光逐渐破晓,宋剑飞率领着第三纵队的官兵们,开始撤回根据地。
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心情沉重。经过仔细清点,这次破路出击行动让第三纵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竟然有接近五百名兄弟,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令人痛心不已。
然而,尽管伤亡惨重,但这次行动所取得的成果,却是无比辉煌的。
不仅在三个月内彻底瘫痪了陇海铁路,使得敌人无法通过这条铁路,为徐州的鬼子补充物资和军需,而且这次挺进纵队还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可谓是收获颇丰。
单单是步枪,数量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3 万条!
为大战战损有了充足的后备。
不仅如此,轻重机枪以及迫击炮的数量也相当可观,而炮弹更是堆积如山。
然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却是那 1 万副防毒面具。
要知道,在中日战争中,日本鬼子全然不顾国际法公约的约束,频繁地使用毒气弹。
每当中国军队奋勇作战,坚守一个坚固的阵地时,敌人只需释放毒气,眨眼间,原本英勇的士兵们就会惨死当场,无一幸免。
如此一来,防线瞬间被突破,整个战役也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当初向苏联购买武器弹药时,他曾特别提出要购买防毒面具,以应对日军的毒气攻击。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苏联几乎不生产防毒面具。宋剑飞后来回想起历史上的种种会战纪录片,确实也未曾见到过苏联红军,佩戴防毒面具的场景。
这说明什么?说明苏联的轻工业实在是拉胯的很,他们可以造出钢铁洪流,但是他们却造不出来这小小的防毒面具。
而这次才和德国人接上了头,自己还成了德国青岛的一个商行的大股东,所以他向德国订购了一批防毒面具。
但是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结果这次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缴获了这批防毒面具,还缴获了鬼子的一批毒气弹。
到时候就可以利用这批军火物资,以彼之道还彼之身,让小鬼子也尝尝毒气弹的厉害。
还有就是通过这一场战斗,将这一支新兵纵队锤炼成了经过血火考验的精兵。
在徐州的第 13 师团部里,荻洲立兵正端坐在宽敞而庄重的会议室中,他的对面站着一位挺进纵队的军官。
这位军官一提到宋剑飞,便满脸怒容,咬牙切齿,对宋剑飞有着深仇大恨。
然而,当他面对荻洲立兵时,却立刻变得像哈巴狗一样点头哈腰,极尽谄媚之能事。
荻洲立兵看着这位营长,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厌恶,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表面上的和善。
他微笑着对赵营长说:“赵桑,你刚刚汇报的情报非常重要,但我希望你能再详细一些。”
赵营长听到荻洲立兵的话,脸上露出诚惶诚恐的表情,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似乎对荻洲立兵充满了敬畏。
他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将军阁下,实在抱歉,像我这样低级别的军官,在军队体系中地位卑微,那些重大的军事决策,根本不会提前通知到我们这些基层人员。所以,我所了解到的信息也十分有限。”
赵营长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仅仅是知道,那该死的抵抗军和国府的那个游击第 2 集团军,他们已经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所谓的联合司令部。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将会在这附近地区,对大日本帝国的皇军,发动一场规模浩大的突击军事行动。
然而,关于他们具体的攻击目标,以及所采用的军事计划,将军阁下,实在抱歉,我确实无法提供更多确切的信息。
毕竟,以我所处的位置和所能接触到的层面也就如此,再深层次的战略安排,我就不知道了。
荻洲立兵是一个心思缜密、经验老到的人,他自然明白在军事体系中,像这样重大的会战计划,绝对不会被传达至像赵营长这样的营一级军官。
这些基层军官的主要职责,仅仅是按照上级所指示的作战目标,去执行任务而已。真正的战略部署属于高度机密,根本没有必要让他们这些基层人员知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日锄奸特战队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日锄奸特战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