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眼眶发热。父亲用工程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支持——工程没有边界,技术没有国界,真正的工程师应该把知识和经验带到需要的地方去。
可是您的康复...
母亲不知何时走到了他们身边:去吧,你爸有我呢。再说,她笑着擦掉眼角的泪水,他最近复健这么努力,就是为了不拖你后腿。
父亲使劲点头,又补充了几个关键词:视频...指导...假期...回来看...
周远蹲下身,握住父亲的手。那只曾经描绘过无数蓝图的手,现在虽然不够灵活,却依然温暖有力。
好,我去。周远最终决定。
离开观景台时,父亲突然指着电梯旁的消防设施说了几个词。周远俯身细听,原来父亲在提醒他检查防火阀的安装角度——即使在这种时刻,老工程师的本能依然敏锐。
接下来的两周,周远忙于交接工作和准备出国事宜。马来西亚项目比想象中更复杂——全长640公里的铁路,要穿越热带雨林、沼泽和石灰岩地貌,涉及大量桥梁隧道。技术团队需要常驻现场至少三年。
别担心国内的事,陈默在送别宴上说,我会定期去看望周叔。再说,他难得地开了个玩笑,你现在可是十大杰出青年工程师了,我得抱紧大腿。
周远举起酒杯:陈组长,没有你的指导,我走不到今天。云端之塔是我们共同的成果。
陈默摇摇头:知道吗,周远?这两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看你如何处理那些看似无解的难题。你让我重新相信,工程这行,终究是靠技术和良心吃饭的。
临行前一天,周远独自来到云端之塔。大厦已经正式开业,人流如织。他站在大堂,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商务人士匆匆走过,游客兴奋地拍照,工作人员专业地引导...这座凝结了无数心血的建筑,终于开始了它的使命。
电梯直达顶层,周远走到观景台的玻璃幕墙前。从这个高度,他能看到城市边缘正在兴建的几个大型工地,塔吊如林。更远处,机场跑道上,一架飞机正腾空而起,飞向远方。
就知道你在这儿。张振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走到周远旁边,递过一个文件夹:马来西亚项目的最终技术方案。李总点名要你负责最复杂的沼泽路段。
周远翻开文件,里面不仅有技术资料,还有一张老照片——年轻的张振国和父亲站在青藏铁路的工地上,身后是茫茫雪山。
带着这个去,张振国指着照片,让世界看看中国工程师的本事。
周远郑重地点头。他最后环顾了一圈观景台,目光落在穹顶的节点上——那个曾经引发无数争论的关键部位,如今静静地承载着整个穹顶的重量,正如工程师的良心,默默支撑着每一座建筑的安全。
离开大厦时,周远摸了摸口袋里的那枚旧徽章。父亲交付给他的不仅是这枚徽章,更是一代工程人的精神与责任。而现在,他要把这份传承带到更远的地方。
机场出发大厅,周远与母亲拥抱告别。父亲坐在轮椅上,用不太灵活的手做了个手势——工程师之间特有的祝福方式。
爸,妈,保重。我会经常视频的。
去吧,母亲抹着眼泪,记得按时吃饭。
父亲则用缓慢但清晰的声音说:建...好...铁路...
通过安检后,周远最后回望了一眼。父母的身影在人群中渐渐模糊,但他知道,无论走到哪里,那些教导与期许都将如钢铁般支撑着他。
登机后,周远打开张振国给的资料,开始研究马来西亚项目的技术难点。飞机腾空而起的瞬间,他望向窗外——云端之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城市最耀眼的地标。
而在更远的地平线上,新的工地正等待着他。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