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建一座桥?林涛若有所思。
不完全是。周远走到白板前开始画草图,我们可以将这一段线路地下化,或者架得足够高,地面留出足够宽的通道...
地下化在冻土区几乎不可能。王铁军摇头,而高架线路的成本...
还有一种可能。周远继续画着,在关键区域设计一种特殊的塔基结构,让塔与塔之间的空间形成,同时保证线路的平直度...
讨论持续到深夜。各种方案被提出又被否决,咖啡杯堆满了废纸篓。凌晨两点,大多数人已经疲惫不堪,周远却越来越清醒。
大家先休息吧。他终于说,明天继续。
人群散去后,周远独自留在会议室,盯着满墙的草图和计算式。他需要一种突破性的思路,一种能够平衡工程需求与生态保护的设计...
还没想到办法?
轻柔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周远转头,看到卓玛站在那里,月光透过窗户在她身上洒下一片银辉。
你怎么进来的?周远惊讶地问。
卓玛微微一笑:警卫认识我。我说有重要事情要和你谈。她走到白板前,审视着那些草图,你在尝试结合工程与生态需求。
是的,但每个方案都有致命缺陷。周远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地下化会破坏冻土稳定性;高架线路成本太高;分段设计又会影响电力传输效率...
卓玛静静地听他说完,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取出一个小木盒:这是我爷爷留下的。他曾经是这一带最好的牧人,了解草原上每一种生灵的习性。
她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但表面刻满了精细的纹路。
这是...藏羚羊的迁徙路线?周远接过石头,辨认出那些纹路形成的网络。
卓玛点头:爷爷用一辈子时间记录下来的。你看这些交叉点,她指着几处纹路交汇的地方,藏羚羊并非固定一条路线,而是在几个关键节点可以选择不同路径。
周远猛地抬头:你是说,如果我们保护好几个关键节点,藏羚羊可以自行调整具体路线?
就像你们改变线路避开地质断层一样。卓玛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生灵也懂得适应,只要不破坏最核心的记忆点
周远感到一阵电流般的灵感穿过全身。他迅速翻出一张新图纸,开始狂草般地画起来。
如果这样...在这里保留原始地貌...在这里设计高架...关键节点完全避开...他的笔在纸上飞舞,卓玛,你爷爷还记录了哪些关键节点?
两人工作到东方泛白。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已经成形——不是完全改变线路,而是在七个最关键的位置采取特殊设计:有的地方线路入地,有的地方架高,还有的地方采用创新的生态塔设计,将输电塔本身变成藏羚羊可以穿过的结构。
这比完全改线节省至少40%成本,工期延误不超过一个月。周远的声音因疲惫而嘶哑,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而且能保护80%的关键迁徙节点。
卓玛仔细查看着方案:藏羚羊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果保留这些核心节点,它们确实可以调整具体路线。她抬头看着周远,这是我见过的最用心的工程方案。
周远突然意识到两人靠得很近,能闻到卓玛发间淡淡的酥油茶香气。他急忙后退一步,却不小心碰翻了咖啡杯。
对不起,我太累了...他手忙脚乱地擦拭。
卓玛轻笑出声:工程师也会紧张?
面对环保抗议时比较紧张。周远半开玩笑地说,然后正色道,卓玛,谢谢你。不只是为了这个方案,还有...让我看到了工程的另一面。
卓玛的表情也变得严肃:周远,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拼命保护这片草原吗?
周远摇头。
我父亲曾经是筑路工人,参与了青藏铁路的建设。卓玛的目光投向远方,他为此骄傲,但也亲眼看到一些草场因不当施工而退化。临终前他对我说,发展不可避免,但要有智慧,要尊重这片土地千年来养育我们的方式
周远不知该如何回应。他想起自己选择工程专业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技术创新,更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但在追逐效率和突破的过程中,他似乎忘记了某些更本质的东西。
我会尽全力推动这个方案通过。他最终说道。
三天后,省环保厅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周远站在投影屏前,详细介绍着生态适应性线路设计方案。台下坐着环保厅官员、公司高管、媒体记者,以及卓玛带领的环保组织成员。
...通过这种创新设计,我们能够在保证电力输送效率的前提下,保留藏羚羊迁徙的关键通道。周远切换到一张3D模拟图,生态塔的设计细节,塔基间距经过精确计算,确保藏羚羊群能够安全通过...
演示结束后,会议室里爆发出掌声——甚至包括几位环保组织成员。环保厅的专家们交头接耳讨论着,不时点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