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门被推开,陈明气喘吁吁地闯进来:周工!不好了!环保组织联合多家媒体施压,要求我们公布全部环评数据,否则就申请法院禁令!那些发光生物...
他猛地刹住,看到病床上的苏颖。
什么发光生物?苏颖敏锐地问。
周远简要解释了深海异常现象。令他意外的是,苏颖突然挣扎着坐起来:给我看视频!
画面中,蓝绿色光点如星河般环绕沉管,美得惊心动魄。苏颖放大某个瞬间:看这里!光点移动有规律,像在引导什么...
她突然咳嗽起来,护士急忙进来劝阻。周远把陈明拉到走廊:先应付环保组织,告诉他们我们正在邀请国际海洋专家共同调查。
那材料问题...陈明欲言又止地看了眼病房。
周远沉默良久:...先别对外透露。
---
三天后,小周乔出院,但医生严令禁止接触任何可能含过敏原的环境。苏颖只得暂时带他住到广州的亲戚家,远离珠海工地。而深海谜团也越滚越大——中科院海洋所的初步报告确认,那些发光生物是未被记载的新物种,对低频声波异常敏感。
沉管安装时的声呐可能干扰了它们的栖息地。视频会议上,海洋生物学家推了推眼镜,需要至少三个月的追踪研究...
三个月?林涛几乎跳起来,E4到E7沉管都等着安装呢!
会议室争论不休时,周远注意到陈明一直盯着自己的平板。走近一看,是段水母在洋流中优雅调整姿态的视频。
想到什么了?周远问。
陈明眼睛发亮:周工,如果这些生物对水流变化敏感,我们能不能像水母一样,给沉管加装柔性触手来引导水流,减少扰动?
周远眼前一亮。他们连夜设计出仿生扰流装置——一系列可调节的柔性导流板,安装在沉管周围,像给钢铁巨兽穿上了柔软的裙摆。
环保组织对这个创新方案表示谨慎欢迎,同意暂缓法律行动。但材料问题依然无解——只要使用DY-4078,周远就难以拥抱自己的孩子。
---
周末广州,周远隔着亲戚家的玻璃门看小周乔玩耍。孩子脸上的红疹消了,但医生嘱咐至少一个月不能与父亲密切接触。
SY-9000的测试数据在这里。苏颖递过平板,性能达标,但工期...
周远快速浏览着数据:如果只替换幼儿园和居住区附近的施工段呢?
你知道这行不通。苏颖声音冷了下来,海风会把微粒带到任何地方。
两人沉默地站在走廊上,咫尺天涯。最终周远轻声说:我会向部里申请更换全部材料。
苏颖猛地抬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至少一年延误!你十年的声誉...
乔乔更重要。
苏颖突然红了眼眶:不,你不明白。我生气不是因为材料...是你第一反应永远是工程优先!那天在病房,你甚至没问乔乔怕不怕,只问有没有替代材料!
周远如遭雷击。他想辩解,却发现自己记不清当时的原话。或许苏颖是对的——三十年来,桥梁早已融入他的血液,成为本能般的优先选项。
给我时间。他最终只能这样说。
回工地的路上,周远绕道珠海幼儿园。空荡荡的教室里,小周乔搭建的海底大桥还留在角落。他轻轻抚摸那些歪歪扭扭的积木,突然注意到孩子用蓝色透明塑料片模拟的海水下,贴着几张发光贴纸——就像他们在深海看到的神秘生物。
孩童的直觉有时准得可怕。周远摸出手机,打给陈明:那个仿生扰流装置...如果增加低频声波发生器,能不能主动引导那些生物避开施工区域?
理论上可行!陈明兴奋起来,就像牧羊犬引导羊群!
尽快做模拟测试。另外...周远深吸一口气,准备DY-4078和SY-9000的全面对比报告,我要向部里汇报。
挂断电话,周远最后看了眼儿子的作品。那座稚嫩的积木桥下,发光贴纸组成了一条安全通道,直通。或许孩子比大人更懂得平衡之道——既要有桥,也要给鱼儿留路。
---
一周后,两项突破同时传来。仿生扰流装置配合特定频率声波,成功引导发光生物群迁移到相邻海域;而材料专家组也找到了折中方案——在SY-9000中添加纳米增强剂,将适应期缩短到六周。
成本还是高出三倍,但至少保住了工期。林涛汇报时忍不住摇头,就是苦了预算部门。
周远站在指挥船甲板上,望着平静的海面。远处,E3沉管终于安全就位,那些神秘的光点如今在三百米外闪烁,像一片星海。
手机震动,是苏颖发来的照片。小周乔站在广州公寓的阳台上,对着珠海方向比字手势。照片备注是:他说想爸爸的桥。
周远保存照片设为壁纸。深中通道的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但此刻,他第一次感到工程与家庭的天平正在找回平衡。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