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也发来质询函。陈明补充,要求我们立即公开全部调查数据。
周远冷笑:先发制人?准备新闻发布会,我们主动公开一切——包括保护方案。
但模拟测试还没完成...
那就边做边公布。周远目光锐利,透明是最好的回应。
---
新闻发布会前两小时,周远接到苏颖电话。她声音异常冷静:日内瓦总部查清了,SY-9000专利泄露是通过我的助理账户操作的。
周远心跳漏了一拍:她承认了?
不,她上周辞职了。但IT追踪到她电脑曾远程登录过你的文件系统。苏颖停顿了一下,用的是...我的备用密码。
电话两端同时陷入沉默。那个密码是两人结婚纪念日,只有他们知道。
我没有...苏颖声音开始发抖。
我知道。周远打断她,问题是,谁可能从你这里得到这个日期?
电话那头突然传来玻璃碎裂的声音。天啊...苏颖倒吸一口气,去年乔乔生日派对...那个助理帮我准备过纪念日惊喜...
谜团突然明朗。但没时间深究了,发布会即将开始。
先处理眼前危机。周远说,这事回头再查。
发布会上,周远展示了海底古城的全息投影和悬浮式沉管走廊方案。当记者质疑工程影响时,他放出对比数据:我们的方案将使遗迹区水流扰动降低82%,相当于自然洋流变化的5%以内。
但如果最终测试不达标,您会停工吗?BBC记者尖锐提问。
周远直视镜头:深中通道要建,历史文物也会保。中国工程师既尊重未来,也敬畏过去。
这句话第二天登上《人民日报》头版。更出乎意料的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发来支持信,赞赏中方在工程与保护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
关键模拟测试当天,台风预警再次拉响。周远站在摇晃的指挥船上,盯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三项核心指标中,前两项已经达标,唯独爆破震动传导仍在临界值徘徊。
再来一次。周远下令,调整装药位置,避开断层线。
第五次尝试时,奇迹发生了。新型减震爆破技术将震动控制在遗迹区的安全阈值内,而仿生扰流罩有效引导了水流变化。监测屏幕上的古城影像纹丝不动,连沉积物都未被惊扰。
我们成功了!陈明欢呼。
但周远的目光被另一块屏幕吸引——那里显示着小周乔病房的实时画面。孩子正对着摄像头展示他的新作品:用橡皮泥捏的海底隧道,两端各站着一个小人,一个戴安全帽,一个拿考古刷。
爸爸保护古城!小家伙奶声奶气地说。
周远喉头发紧。在这一刻,工程与历史、父亲与儿子、过去与未来,通过孩童纯真的双眼达成了奇妙的和解。
立即开始E5沉管安装。他轻声说,让六百年前的航海者看看,今天的中国如何对待共同的遗产。
海底,机器人缓缓掠过那些沉默的石碑。其上斑驳的文字或许记载着古人征服海洋的雄心,而今天,新的传奇正在它们上方徐徐展开——不是破坏,而是守护;不是取舍,而是共生。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