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临时施工基地的探照灯将夜空照成病态的灰白色。周远盯着培养舱里旋转的粉色液体——那是从他和苏颖骨髓中提取的干细胞与生物混凝土的混合体。舱壁上的显示屏闪烁着警告:神经突触标记物检测阳性。
第三批材料准备好了。材料工程师小李的声音从口罩后闷闷传出,但是周工...这个读数...他指着屏幕上跳动的脑波样曲线,它好像在你们的细胞结构。
周远按着隐隐作痛的胸口穿刺伤口。两小时前,他和苏颖进行了第三次干细胞提取。奇怪的是,这次术后他想不起乔乔出生时的细节了,却清晰记得从未去过的某个实验室——白色墙砖的缝隙里藏着血迹,窗外是海浪声。
开始浇筑试验。他示意工程组启动泵机。粉色混凝土顺着管道注入测试模具,成型瞬间竟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声响。更诡异的是,当压力测试机施加荷载时,裂缝处渗出的修复液与周远的DNA相似度达99.8%。
自我修复性能超出预期1200%。马志远的声音发颤,但这...这简直是...
用人血当水泥。苏颖突然出现在实验室门口,脸色惨白如纸。她手里捏着一份刚解密的档案,扉页上的红章还在往下滴血似的印泥。你知道日本人1945年在旅顺做了什么吗?她将档案拍在桌上,照片里是十二个浸泡在液体中的婴儿标本,每个胸口都有龙形胎记。
周远的太阳穴突突跳动。照片角落的日期——1945年8月9日,与乔乔手术时喊出的日期完全一致。而那个实验室的布局...正是他干细胞提取后闪回的片段。
他们克隆了你祖父的堂兄。苏颖的指甲掐进周远手臂,不止一代...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桥梁...
警报声骤然响起。监控屏上,冰墙裂缝处的黑色结构体已浮出三分之一,其表面浮现出与乔乔脑电波完全一致的波纹。更可怕的是,渤海两岸的监控摄像头显示,同样的结构体正在大连和烟台海岸若隐若现——仿佛在镜像反射。
秦教授撞开实验室的门,老花镜上沾着血丝:快看这个!他将两张泛黄的照片并列铺开——同样的渤海海战场景,一张标注1945年7月 我军沉船32艘,另一张却是同日 敌舰全灭。唯一的区别是第二张照片角落里,海面下隐约有黑色多边形反光。
镜像工程...秦教授喘着粗气,日本海军在1945年打开了平行时空的航运通道!他们战败时没来得及关闭,那些黑色结构体是...
两个世界的接口。周远突然想起乔乔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爷爷在冰墙后面。他冲向材料测试区,抓起一把锤子狠狠砸向刚浇筑的样本。裂缝处渗出的不是修复液,而是某种闪烁着星光的黑暗物质,与黑色结构体的材质完全相同。
苏颖突然捂住额头踉跄几步:天啊...我家族传承的字钱...背面刻的是...她从衣领里拉出那枚青铜钱币,放大镜下可见微型刻字:阴阳界桥永镇。
地面突然剧烈震动。监控屏上的冰墙裂缝扩大了一倍,黑色结构体完全浮出水面——那是一座倒立的桥梁,桥塔插入海底,而桥面伸向天空。与此同时,所有电子设备同时播放起1945年的日语广播:...龙脉时空桥梁実験成功...大东亜共栄圏は永続する...
需要更多干细胞!材料组的技术员大喊,自修复速度跟不上裂缝扩张!
周远卷起袖子露出针孔累累的手臂:抽我的。但苏颖拦住了他。
你忘了早上的事了吗?她的声音带着哭腔,你看着乔乔的照片叫错了名字!每提取一次,我们就失去一些记忆...她翻开手机相册,这是我们结婚十周年在深中通道工地拍的,你还记得当时说的话吗?
周远盯着照片,寒意顺着脊梁爬上来——照片上的自己搂着苏颖站在钢箱梁上,背景是绚丽的晚霞。但他完全不记得这一幕,就像在看别人的生活。
钢架楼梯传来沉重的军靴声。六名海军陆战队员护送着一位两鬓斑白的军官走进实验室,他肩上的将星在探照灯下闪着冷光。
周工程师。军官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镇海工程现任负责人赵刚。有些事该让你知道了。他打开军用平板,屏幕上显示着某个地下设施的监控画面:数十个培养舱排列成阵,每个舱里都漂浮着一个沉睡的男性,从少年到中年,胸口全都有龙形胎记。
1964年项目的延续。赵刚用激光笔指着其中一个舱体,这是根据你父亲1962年提供的细胞样本培育的,理论上是你生物学意义上的兄弟。光束移到旁边稍小的舱体,这是用你2005年体检时留下的血液克隆的,当时你在青马大桥检修时划伤了手。
周远的视野边缘开始发黑。2005年那次他记得很清楚——安全绳莫名断裂,他被钢索划伤后,医院多抽了整整六管血说是常规检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