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中心刚刚因穿越F7主断裂带而升腾起的喜悦,瞬间被那张地质雷达图像冻结。屏幕上,那如同被巨兽撕裂、扭曲的反射波图形,以及中心区域那令人心悸的黑色空腔轮廓,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所有人心头的火焰。次级大断裂!大型溶蚀空腔!高压水囊!这三个词组合在一起,意味着盾构机前方不足三十米处,潜伏着一个足以吞噬一切的“地下悬湖”!
空气凝固了,只剩下盾构机维持掌子面压力的低沉嗡鸣,如同巨兽不安的喘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周远身上。这位刚刚带领他们闯过断裂带惊涛的工程师,此刻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一种沉入地心的凝重。他盯着那死亡般的雷达图像,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控制台边缘,发出细微却清晰的“笃笃”声。
“超前钻探验证组,立刻出发!”周远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不高,却像淬火的钢钉,穿透了恐惧,“目标:空腔中心点及边缘四个方向!钻探深度:穿透空腔,进入后方稳定岩层!要求:取芯!水压测量!水质取样!我要知道这个‘湖’到底有多大、多深、水压多高、水有多凶!”
“是!”早已待命的钻探突击队长王铁柱(曾参与兰州流沙冻结)胸膛一挺,眼神如鹰。他抓起对讲机,吼声炸响:“钻探一组、二组!带上金刚石钻机、深孔压力计、取样器!跟我下隧道!快!快!快!”
沉重的钻探设备被迅速吊运至盾构机尾部。在巨大管片环构成的幽暗空间里,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黑暗和弥漫的泥腥味。王铁柱亲自选定点位,指挥钻机就位。钻杆带着特制的深孔压力探头和取样管,如同刺向深渊的探针,在盾构机刀盘前方预留的导向孔中,带着巨大的决心和令人窒息的未知,轰鸣着刺入地层!
时间在钻杆的旋转和轰鸣中流逝,每一分钟都像在油锅里煎熬。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钻杆深度和压力探头传回的读数。当钻头深度接近雷达预测的空腔顶板位置时,钻杆的旋转阻力陡然下降!
“报告!钻头遇空!深度:负58.7米!”对讲机里传来王铁柱嘶哑而紧张的声音。
几乎同时,深孔压力计的指针猛地向右甩去!数值瞬间飙升!
“水压读数!5.2兆帕!还在上升!”监测员的声音带着破音!
“水质取样完成!浑浊!含砂量极高!带有…硫磺味!”
数据如同冰冷的铁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空腔真实存在!水压高达5.2兆帕!且水体浑浊含砂,意味着空腔边缘岩体极其破碎,随时可能发生大规模坍塌!更可怕的是硫磺味,暗示着水体可能具有腐蚀性,对注浆材料和盾构机密封系统都是巨大威胁!
“周总工,这水压…这环境…常规注浆根本不可能堵住!”老林的声音带着绝望,“空腔太大了!浆液打进去,就像水倒进筛子,瞬间就被高压水冲散带走了!”
“那就不是‘堵’,是‘填’!是‘造陆’!”周远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一种近乎偏执的锐利光芒。他大步走到巨大的珠江口地质图前,炭笔在空腔区域画了一个圈,又在周围画上无数指向圈内的箭头。
“方案:**‘深孔袖阀管分层高压填充+化学骨架固结’!**”
他的笔锋凌厉如刀:
“第一,‘精准布网’!”笔尖在空腔区域画出纵横交错的网格,“以超前钻探孔为基准点,围绕空腔区域,呈三维立体网格状,密集布设**袖阀管**!管间距加密至2米!袖阀管要够长,必须穿透空腔,锚固在后方稳定岩层中!这是我们的‘注浆骨架’!”
“第二,‘分层阻击’!”笔锋在空腔剖面图上分层,“空腔不是铁板一块!利用袖阀管的**分段可控注浆**特性,从下往上,分层填充!先注最底层,用**高比重、高触变性的惰性填充浆(如粉煤灰、膨润土、砂混合浆)**,靠自重和压力沉降,形成底层‘压舱石’,减缓水流上冲!再注中间层,用**高强度速凝双液化学浆(水泥基+特种添加剂抗硫抗冲蚀)**,快速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骨架层’,分割水流!最后注上层和边缘破碎带,用**高渗透性的化学浆液(如改性环氧或聚氨酯)**,渗透、胶结松散的岩屑,封堵细小裂隙!如同在悬湖里,从下往上,一层层地‘浇筑’出一个人工的‘湖中岛’!”
“第三,‘高压强攻’!”炭笔在注浆符号上重重一点,“注浆压力必须**高于当前水压1.5倍以上**!用绝对的压力差,强行把浆液压入空腔,挤走水体!同时,注浆量必须**超大、连续**!准备足量的浆液储备和超大型搅拌站!这是一场‘灌浆造陆’的消耗战!”
“第四,‘实时监控,动态调整’!”笔尖在所有系统上画上连接的箭头,“每根袖阀管的注浆压力、流量、浆液类型、注浆层位必须精准控制!空腔填充体积估算、水压变化、盾构机姿态、隧道收敛变形…所有数据实时联动!填充效果用**孔内电视和声波CT**实时验证!这不是施工,是手术!是给大地动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