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5日,雅加达,香格里拉酒店会议厅。赤道午后的热浪被强力空调阻隔,却阻隔不了谈判桌上的刀光剑影。周远解开衬衫最上方*的纽扣,感觉领带像绞索般勒紧喉咙。对面,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首席代表田中敏夫,正@用精心修剪的指甲敲击着新干线700系模型*****的展示台。
“周先生,”田中的英语带着东京腔的精准,“贵方提供的350公里时速方案,对爪哇岛的地质条件而言,*无异于在豆腐上开赛车。”他优雅地展*开一份彩色地质图,-鲜红的火山带*标识像渗血的伤口****/贯穿整个*苏门答腊-爪哇弧,“贵国可曾有一条高铁穿越活火山群?”
印尼公共工程部长哈托诺的目光立刻投向周远。这位掌握决定权的关键人物,眉宇间写满对地质风险的忧虑。*****
周远示意苏晴操作投影。屏幕上瞬间切换出三维地质模型,苏伊士山脉的断层带被高亮标注。“感谢田中先生提醒,”周远声音平稳,“这正是我们投入18个月,完成全线路高精度航磁与微动勘探的原因。”他指向模型上一处闪烁的蓝点,“比如卡拉旺段,我们探测到地下17米存在古河道软弱层,因此将原设计的高架桥改为深达45米的桩基+复合地基处理。”
模型随之变化,显示出密密麻麻的桩基阵列和三维土工格栅结构。哈托诺部长身体前倾,仔细端详。
***********
“纸上谈兵!”田中身后的日本地质专家木村冷哼,“贵方的勘探数据,精度如何证明?”
苏晴站起身,手中小巧的U盘插入电脑:“这是勘探无人机的原始航迹与地磁频谱数据链,采用北斗/GPS双模差分定位,定位误差小于2厘米。”她调出密密麻麻的数据流,“贵方如有质疑,可现场接入日本国土地理院的验证系统。”
********/
深夜,中国代表团下榻酒店套房。周远对着洗手池剧烈咳嗽,暗红的血丝在白色瓷壁上触目惊心。胃部的灼痛与肺部的憋闷交织,止痛药似乎已失去效力。他拧开水龙头,水流声掩盖了痛苦的低吟。
**-/
“周总,东京急电。”张明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安。
传真机上吐出的纸张还带着热度,是安全部门转来的加密情报:“日方已获知我方融资方案细节,正游说印尼国会要求采用日元贷款附加条款。”
周远看着“附加条款”四个字,眼前发黑。日方的惯用手段——通过低息日元贷款捆绑新干线技术,同时要求项目设备采购比例向日本企业倾斜,最终使债务国陷入技术与金融的双重依赖。
“我们的‘人民币+资源抵押’方案呢?”周远强打精神问。
“印尼央行态度摇摆,”张明递上另一份报告,“他们担心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足,且棕榈油国际价格波动影响抵押物估值。”
敲门声响起。苏晴带着笔记本电脑进来,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金融模型:“周总,我们或许可以引入‘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她调出一家欧洲金融机构的LOGO,“瑞士联合资源银行(SURB)对用印尼镍矿做抵押的人民币融资很感兴趣,他们愿意做风险缓冲池。”
“欧洲人?”周远皱眉,“条件是什么?”
“要求雅万高铁的信号系统兼容欧洲ETCS标准。”苏晴压低声音,“这可能是打破僵局的机会,但也可能…引狼入室。”
周远走到窗边。雅加达的霓虹在夜色中流淌,远处独立纪念碑的轮廓在湿热空气中微微扭曲。他想起刘志军越洋电话里的咆哮:“必须拿下雅万!这是中国高铁出海的胎衣!”
三天后,线路实地考察。车队在爪哇岛崎岖的山路上颠簸。行至西爪哇省展玉附近,暴雨突至,山洪裹挟着红泥冲上公路。前方传来消息:考察必经的桥梁被冲垮!
“绕行需要多走四小时!”印尼向导焦急地看着表,“哈托诺部长后面的日程…”
田中敏夫立刻提议:“我方直升机十分钟后可抵达,优先接送部长及我方人员。”他看似体贴的安排,实则将中方排除在关键考察环节之外。
哈托诺部长面露犹豫。周远突然指向雨幕中隐约可见的废弃窄轨铁路:“那条旧线还能走吗?”
“那是荷兰殖民时期的老矿线,荒废几十年了!”向导惊呼。
“路基还在!”李国庆已跳下车,踩着泥水跑到锈迹斑斑的铁轨旁,用撬棍猛敲枕木,“柚木的!还没烂透!”他俯身查看轨面,“窄轨改标准轨的限界勉强够!”
“太危险了!”日方安全员大喊。
“敢不敢坐中国火车?”周远突然用印尼语问哈托诺部长,目光灼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