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加热?零下十度?!”旁边的俄方工程师惊呼,“钻头周围的冻土会融化塌陷!钻机可能失稳倾斜!太冒险了!”
“所以叫‘非常规’!”老吴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我们只要一个刚好能松动钻杆的‘泥浆润滑窗口’!加热时间严格控制在5分钟!升温曲线必须绝对平缓!钻机姿态监测组!给我盯死倾角传感器!千分之一的偏移都要立刻报警!伊万!干不干?!”
伊万死死盯着屏幕上那代表钻头位置和加热区域的闪烁光标,又看看外面那台如同被冻僵巨兽般的钻机,腮帮子的肌肉剧烈地鼓动着。他想起了西伯利亚试验棚里那层在300公里时速下“跳舞”的“冰肤”,想起了周远倒下前那燃烧的眼神。一股狠劲涌了上来。
“干!”伊万从牙缝里迸出一个字,声音如同冰原上狼的嘶嚎,“命令操作员!按中方方案执行!所有人!给我盯紧了!5分钟!只给5分钟!”
命令下达。钻机巨大的引擎发出低沉的、如同困兽般的咆哮。内置的电阻加热系统启动,强大的电流开始强行注入那被亿万年寒冰禁锢的地层深处。仪表盘上,代表钻头周围核心区域温度的数字,开始极其缓慢地、如同蜗牛般向上爬升:-45…-44…-43…与此同时,钻杆扭矩的数值开始出现极其细微的、令人心跳加速的…下降趋势!
帐篷内,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那几个关键的数字。时间,被拉长成一根绷紧欲断的钢丝。每一秒,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
协和医院手术室。
心电监护仪:“嘀…嘀…嘀…”(平稳)
陈教授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肿瘤主体与胰腺被膜粘连处已分离…注意保护脾动静脉…止血纱…准备离断胃左动脉…”
京城,总公司应急指挥中心。
巨大的屏幕上,兰新百里风区的卫星云图正被一片急速扩张的、代表特大暴雪的深紫色覆盖!实时监控窗口显示,K1357区段的风速瞬间飙升至28m/s(10级)!能见度骤降至不足50米!代表列车运行的光点全部消失(已停运避险)!
值班员对着麦克风嘶吼:“李卫国!风区现场!报告情况!”
对讲机里传来李卫国被狂风撕扯得变形的嘶吼,混杂着尖锐的风啸:“…雪粒子打脸像刀子!桥面在晃!…‘冰肤’轮对监测点…信号…信号断断续续…坚守岗位!死守咽喉!…”
雅加达调度中心。
暴雨如注,敲打玻璃幕墙的声响如同密集的战鼓。
苏晴紧盯着大屏幕:
TG-07次列车光点:红色,静止。
TG-09次列车光点:速度80km/h…60km/h…40km/h…20km/h…最终在距离TG-07次仅1.5公里处稳稳停下!绿色“停车待令”状态亮起!
代表接触网抢修组的光点,正顶着暴雨图标,快速接近K98+500的故障点!
倒计时:18分钟…
苏晴对着麦克风,声音冷静如冰:“TG-07司机,保持制动!辅助供电已接管!抢修组,报告位置和预计时间!”
西伯利亚冻土施工现场。
指挥帐篷内,空气凝固。
钻头核心温度:-15℃… -14℃… -13℃…
钻杆扭矩值:从峰值暴跌30%!40%!50%!
钻机倾角传感器:轻微波动!0.05度!0.08度!(安全阈值:0.3度!)
倒计时:3分钟…2分钟…1分钟!
伊万和老吴的拳头捏得死紧,指甲几乎嵌进掌心!
“报告!扭矩降至安全操作范围!钻杆有松动迹象!”俄方操作员狂喜的声音炸响!
“停加热!立刻!缓慢尝试反转钻杆!!”老吴几乎是吼出来的!
巨大的钻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卡死许久的钻杆,在无数道紧张到极致的目光注视下,开始极其缓慢地、带着冰碴摩擦的刺耳声响…转动了!
协和医院手术室。
“嘀…嘀…嘀…”(监护仪依旧平稳)
陈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肿瘤完整切除!清扫区域淋巴结…准备消化道重建…生命体征平稳…”
---
时间,在无声的流淌中,完成了它惊心动魄的丈量。
协和医院ICU厚重的自动门缓缓滑开。淡淡的消毒水味中,周远被缓缓推了出来。他依旧紧闭双眼,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身上连接着各种导管和监测线。但胸膛微微的起伏和监护仪上平稳的波形,宣告着这场身体内部的战争,取得了阶段性的惨烈胜利。
守候在外的赵副总、老吴等人立刻围了上去,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如释重负的激动。
“手术…非常成功!”陈铭章教授摘下口罩,脸上带着手术后的疲惫,但眼神明亮,“肿瘤完整切除,清扫彻底!虽然创伤很大,但…他挺过来了!剩下的,交给时间和康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请大家收藏:(m.2yq.org)工程师职场成长与技术创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