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的清晨笼罩在一层薄薄的灰雾中,空气湿润而清新。高德在下榻的酒店房间里醒来,比闹钟提前了十分钟。这是他多年训练养成的生物钟。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静静地躺了几秒钟,感受着左脚踝传来的状态——一种深层肌肉被充分拉伸和激活后的、带着轻微酸胀的坚实感,不再是令人心悸的疼痛。这让他心中稍安。
他起身,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晨间例行公事:仔细地洗漱,对着镜子将头发梳理整齐,然后换上熨烫平整的、印有BDA体育管理公司Logo的POLO衫和一条合身的运动长裤。每一个动作都带着一种近乎仪式的专注,这能帮助他平静心绪,集中精神。早餐是酒店送来的严格按照营养师搭配的餐点:燕麦、蛋白、水果,他默默地吃完,仿佛在补充燃料。
比尔·达菲指派陪同他此次西雅图之行的助理,一位名叫马克的年轻人,准时敲响了他的房门。马克干练而细心,再次确认了行程安排和所需物品。
“放松点,高,”马克试图缓解气氛,他看得出来高德虽然表面平静,但眼神深处藏着紧绷,“超音速的球探总监里克·桑德(Rick Sund)我接触过,为人比较直接,但很专业。就当是一次高水平训练课。”
高德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提起装有个人装备和护具的背包,动作间透着沉稳。
超音速队的训练馆位于钥匙球馆(KeyArena)内部,不如一些新建的球馆奢华,但充满了历史感。当高德和马克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走进空旷的场馆时,那股熟悉的、混合着汗水、皮革和消毒水的气味扑面而来,让他恍惚间仿佛回到了斯坦福的马鞍中心,但这里的气氛更加冷峻和专业。
场边已经站了几个人。除了超音速的球探和助理教练,最引人注目的是球队的篮球运营副总裁,里奇·周(Rich Cho,注:历史上首位亚裔NBA球队总经理,当时任职超音速),以及主教练内特·麦克米兰(Nate McMillan)。麦克米兰教练抱着双臂,表情严肃,目光如炬,带着前NBA防守悍将特有的审视感。
高德深吸一口气,走上前,用他练习了多次的、清晰而礼貌的英语打招呼:“周先生,麦克米兰教练,早上好。我是高德,很荣幸来到这里。”
里奇·周微笑着与他握手,态度温和。而麦克米兰教练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几秒,尤其是在他左脚踝的护具上扫过,然后简短地说道:“欢迎,高。我们开始吧。”
试训的第一部分是身体测量和基础医疗检查。队医仔细检查了他的脚踝,询问了康复细节,做了些简单的活动度测试。高德一一如实回答,配合着医生的指示活动脚踝,脸上看不出任何痛苦的表情,但细微的汗珠还是从他鬓角渗出。他知道,这一关至关重要。
接着是静态数据测量。身高(不穿鞋):6英尺7英寸(约201cm),体重:218磅(约99公斤),臂展:7英尺0.5英寸(约214.6cm)……当臂展数据报出来时,高德注意到麦克米兰教练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挑动了一下。出色的静态天赋,这是他天然的筹码。
第二部分是球场技术展示。没有对抗,主要是考察他的投篮、运球和基本技术动作。
首先是定点投篮。从底角、四十五度角到弧顶,接球跳投。高德调整着呼吸,努力屏蔽掉场边那些审视的目光。起初几个球,手感有些紧,毕竟是在全新的环境。但他很快调整过来,投篮动作稳定而流畅,特别是中距离,出手点高,弧度完美,“唰”“唰”的入网声开始有节奏地响起。三分球方面,稳定性稍差,但也能保持在合格以上的水准。他能感觉到,当他连续命中时,场边记录数据的助理教练点头的频率增加了。
接着是运球练习。这是球探报告中指出的短板。高德在训练师的指导下,展示了基础的体前变向、胯下运球和背后运球。他的运球高度控制得不错,护球意识也好,但速率和变化确实不如那些以控球见长的后卫。他做得一丝不苟,没有试图炫技,而是将每一个动作都做到标准、扎实。
“高,”麦克米兰教练突然开口,声音在场馆里回荡,“现在,假设你借助掩护摆脱,运一步到罚球线,遇到大个子换防,你会怎么处理?”
高德停下运球,略一思索,回答道:“我会利用我的身高,急停跳投,如果对方贴得太近,我会观察弱侧是否有空切的队友。”
麦克米兰不置可否,只是示意他继续。
第三部分是半场进攻模拟。训练师扮演防守者,设置了一些简单的战术场景。高德需要阅读防守,做出正确的选择:是自己投篮,还是传球给空位的“队友”(训练师站在特定位置)。
在这个环节,高德的“篮球智商A+”开始真正闪光。他的一次处理球让场边的里奇·周忍不住低声对麦克米兰说:“看这个,他没有强行出手,吸引了协防后分给了底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NBA篮坛名人堂请大家收藏:(m.2yq.org)NBA篮坛名人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