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风云再起 佛缘流转
菩萨洞内,时光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蜜色,静好而安然,与洞外纷扰的红尘俗世彻底隔绝。自那满壁流淌着血泪与辉光的丹青绘就,桑吉与阿娜尔的心境便如同被彻底涤荡过的明镜台,愈发澄澈沉淀,与这灵鹫峰的呼吸、这洞窟的脉搏、这尊重光后内蕴磅礴的阎魔德迦金佛,真正达到了物我两忘、和谐共生的境界。
他们的生活极简至极,却蕴含着修行者独有的丰盈韵律。每日拂晓,当第一缕熹微的晨光尚未穿透洞口的云雾,桑吉便已起身,在金佛前燃起第一炷清香,开始每日雷打不动的早课诵经。低沉而富有磁性的《文殊师利根本咒》音节,如同无形的甘露,洗涤着洞内的每一寸空间。阿娜尔则会稍晚片刻,待桑吉诵经至一定阶段,她才静静加入,她的声音清越而空灵,与桑吉的低沉浑厚交织在一起,宛若天籁和弦。诵经毕,便是长时间的禅坐。两人相对跏趺,气息绵长,意念沉入内心深处,或观想佛法义理,或保持觉照,感受着自身气脉与洞中那无处不在的灵韵缓缓交融。
武功的修持亦是日课。桑吉的《金刚怒目密法真诀》早已突破了第七重的桎梏,稳稳踏入了那玄妙莫测的第八重境界。此时的他,外在的刚猛霸烈之气尽数内敛,举手投足间,看似朴实无华,实则蕴含着崩山裂石般的潜力,更兼有一种佛法赋予的圆融与慈悲意。他常常在洞外那片被云雾缭绕的平台上演练拳脚,身形如岳峙渊渟,掌风过处,云雾为之开合,却又不带丝毫烟火戾气。他甚至开始尝试将壁画中蕴含的情感张力、能量流转的抽象感悟,融入武学招意之中,创出了一些独具匠心、暗合“悲智双运”至理的运劲法门与步法,使得这至刚的密法,平添了几分灵动与莫测。
阿娜尔的进境则体现在另一个层面。她的智慧愈发深邃如海,对心法的理解,对能量感知的精微,已远超寻常武者范畴。常年与金佛的“朝夕相处”,以及那四十九日佛光核心的滋养,让她培养出了一种近乎“他心通”般的敏锐直觉,有时甚至能模糊感知到吉凶祸福的微弱征兆。她将索南上师所传的扎实根基与自身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感悟相结合,去芜存菁,形成了一套更适合女子修持的、柔韧绵长而充满洞察力的内功心法与近身格斗技巧,并开始系统地传授给日渐长大的儿子桑普。
桑普,这个在佛光反哺中孕育、在菩萨洞内出生的孩子,是这片净土最鲜活的生命力。他继承了桑吉棱角分明的刚毅轮廓与挺拔身姿,又完美糅合了阿娜尔灵秀清澈的眼眸与细腻的肌肤。在如此充满灵韵与壁画故事的环境中成长,他天生便有一股超越年龄的沉静与通透气质。尚在蹒跚学步时,他便会对壁画上飞舞的飞天、威严的明王咿呀学语,仿佛在与画中灵性对话。稍大一些,无需父母催促,他便能模仿着父亲的样子,在小小的蒲团上盘起双腿,虽不明佛法深意,却能安静地坐上许久,眼神纯净,仿佛在与内心的本源连接。
桑吉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不仅传授他基础的吐纳法门和文殊心咒,更在他年岁稍长后,开始教导他认字读书,教材便是洞中仅有的几部佛经以及他自己记录的修行心得。桑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对武学与佛法都展现出浓厚的兴趣。阿娜尔则是他温柔的启蒙者,她教他辨认洞外生长的草药,讲述每一株草药的习性功用;更会在他入睡前,指着壁画,将那段波澜壮阔的护送历程,化作一个个生动详实、充满细节的故事,娓娓道来。金佛,对于桑普而言,早已超越了“圣物”的概念,它如同洞中的空气、石壁的纹理、父母的教诲,是自幼便存在的、神圣而自然的背景,是他生命根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那尊重光的阎魔德迦金佛,依旧默然矗立在洞窟中央,但其散发的安宁、祥和与无形的磅礴加持力,如同一个永恒的能量源泉,始终笼罩、滋养着这片空间。它仿佛真的在此彻底“隐遁”,与世隔绝。江湖上关于它的种种惊心动魄的传说,也随着年深日久,知情者的老去或逝去,渐渐变成了茶余饭后模糊的轶闻,最终彻底消声觅迹,不再为世人所提及、追寻。桑吉和阿娜尔也早已深深沉醉于这种与世无争、一心向道、家庭和睦的生活,他们内心深处甚至隐隐期盼,余生便将如此平静度过,守护着金佛,看着桑普健康成长,将这份融合了信仰、武学与生命的传承,如同洞外生生不息的云雾般,安静地延续下去。
然而,“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从未因任何个人的意愿或一方净土的宁静而稍有停歇。洞外的大千世界,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巨变,其波澜终将触及这绝壁之上的秘洞。
此时的蒙古高原,早已不是当年桑吉携佛逃离时的混乱模样。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光辉一度黯淡如风中残烛,大汗权威旁落,名存实亡。广袤的草原上,各部封建领主拥兵自重,如林丹汗、亦思马因等强大势力相互攻伐,征战不休,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严重分裂与内耗之中。所谓的大汗,往往只是强大领主手中用以号令的傀儡,蒙古高原统一的政治秩序分崩离析。这种令人扼腕的混乱局面,直到一个名叫巴图蒙克的孩童,在血雨腥风中艰难诞生并幸存下来,才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他,便是后来被尊称为“达延汗”的“全蒙古之大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阎魔德迦金佛请大家收藏:(m.2yq.org)阎魔德迦金佛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