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刚上班,部门群里就弹出了周报汇总链接。林宇刚点开自己上周的报告——里面详细写了亲子活动的执行细节、数据成果,还附了客户感谢信截图,正准备关掉页面,余光却瞥见了张涛的周报标题:“协助完成社区亲子活动策划,保障活动顺利落地”。
他皱着眉点进去,只见张涛在“工作内容”里写得有模有样:“参与前期方案讨论,提出‘增加手工互动环节’的建议;活动当天负责现场签到统筹,协调居民有序参与”。林宇看得哭笑不得——活动前期方案讨论张涛只去过一次,全程没说话;活动当天他更是下午两点才到现场,签到处的同事都快忙完了,他就站在旁边拍了两张照片,现在倒好,直接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你看张涛的周报没?脸也太大了吧!”赵倩凑过来,手机屏幕上正是张涛的报告,“我记得活动当天他来的时候,你正带着人搬礼品箱,他连手都没伸一下,现在居然说自己‘统筹签到’?”林宇还没来得及回应,就看见部门主管在群里回复了张涛:“活动做得不错,继续加油”,后面还跟了个点赞的表情。
这一下,连老周都坐不住了。他端着保温杯走过来,敲了敲林宇的桌子:“小林,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你跟赵倩熬了多少个夜,供应商那边你跑了三趟才谈妥,现在倒成了他的功劳?传出去,以后谁还愿意跟着你干活?”林宇指尖在鼠标上顿了顿——他本不想跟张涛计较,但老周说的没错,这次退让了,下次指不定还有更过分的。
他打开电脑里的“亲子活动资料文件夹”,里面按“方案修改记录”“供应商沟通”“现场执行”分了三类文件。林宇把这些资料整理成压缩包,又单独列了一份“时间线清单”:3月12日,第一次跟客户对接方案(附会议纪要,参会人无张涛);3月15日,去供应商仓库确认物料(附现场照片,只有林宇和赵倩);3月18日,活动当天签到台排班表(张涛名字旁标注“临时支援,14:00-15:00”)。
整理完这些,林宇直接把压缩包和时间线清单发到了部门群里,附带一句:“上周亲子活动的详细资料,包含方案修改痕迹和现场排班,方便大家后续参考。另外补充说明下,张涛同事在活动当天主要协助了签到台拍照工作,辛苦啦!”
消息发出去不到两分钟,群里就热闹起来。负责签到台的同事小李回复:“是的,活动当天上午主要是我和小王在忙,张涛下午来帮着拍了些照片,很感谢~”另一个参与方案讨论的同事也说:“前期方案会张涛只参加过一次,当时主要是林宇在跟客户对接需求,我有会议记录可以佐证。”
张涛大概是没料到林宇会直接发资料,在群里沉默了十分钟,才回复了一句:“可能是我表述有误,主要还是林宇和赵倩的功劳,我只是搭了把手。”但这话显然没人买账——大家点开压缩包里的方案修改记录,里面有17版方案的修订痕迹,每版的修改人都是林宇,备注里还写着“3月14日晚23:00,根据客户反馈调整游戏环节”;供应商沟通记录里,有林宇和供应商的聊天截图,3月16日晚上十点,他还在跟对方确认“防滑地垫的厚度是否符合儿童安全标准”。
更打脸的是,林宇还附上了一份“费用报销单”——里面有他去供应商仓库的打车票、活动前期买的打印纸发票,备注都是“亲子活动相关”,而张涛的报销记录里,只有活动当天的一杯奶茶钱。“原来张涛就出了杯奶茶的力啊?”有同事在群里私下调侃,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张涛耳朵里。
部门主管大概也觉得尴尬,在群里补了一句:“辛苦林宇、赵倩以及所有参与活动的同事,后续大家写周报时注意准确表述,避免误解。”张涛没再回复,据说当天下午他躲在茶水间给朋友打电话,语气满是委屈:“我就是想多写点业绩,谁知道林宇这么不给面子,直接把资料发群里了……”
这事过后,张涛在部门里彻底没了威信。之前还有同事跟他一起吃午饭,现在大家见了他,要么点点头就走,要么干脆假装没看见。有一次部门开会,主管让大家推荐下季度的项目负责人,没人提张涛的名字,反而有好几个人说:“我觉得林宇挺合适的,做事踏实,还能带动大家。”
散会时,张涛走在最后,林宇刚好在门口等赵倩。两人对视了一眼,张涛狠狠瞪了他一下,转身就走。赵倩扯了扯林宇的袖子:“你看他那样,估计以后还得找你麻烦。”林宇笑了笑:“没事,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好,他再怎么抢功劳也没用。对了,晚上还是老地方,我请大家吃火锅,就当庆祝咱们‘维权成功’!”
老周在旁边听见了,立刻接话:“算我一个!我还要跟你们说说,上次张涛想让我帮他改数据,我直接给他怼回去了……”看着两人热热闹闹的样子,林宇心里松了口气——这次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功劳,更让团队里的人看清了张涛的为人,以后大家一起做事,也能更齐心。
喜欢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请大家收藏:(m.2yq.org)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