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刚把保健品项目的收尾报告整理好,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了,刘总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夹,脸上带着少见的严肃表情:“小林,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个重要的事跟你说。”
林宇心里犯嘀咕,平时刘总找他都是聊项目进度,今天这阵仗倒像是有大事。他跟着进了办公室,刚坐下,刘总就把文件夹推过来:“你看看这个,‘年轻品类’项目,公司准备重点推,之前换了三任负责人都没做起来,客户那边已经有点不耐烦了。”
林宇打开文件夹,里面是项目过往的方案和客户反馈:第一任负责人主打“潮流设计”,客户觉得“没突出产品核心卖点”;第二任想做“校园推广”,又被批“受众太窄”;第三任干脆把方案改得四平八稳,结果客户直接说“没新意,不像给年轻人做的”。他翻到最后一页,客户最新的批注写着“两周内出全新方向,否则考虑终止合作”。
“这项目确实有点棘手。”林宇摸着下巴,超强记忆突然自动激活,上周看的行业报告里“Z世代消费偏好”的数据瞬间浮现在脑子里:“95后更看重‘情感共鸣’和‘社交属性’,70%的年轻人会因为‘品牌价值观契合’买单”。他抬头看向刘总,“刘总,我想试试。”
刘总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这么快答应:“你知道这项目的难度吧?前几任都是有三五年经验的老员工,你就不怕搞砸了?”
“怕肯定是怕,但也想试试。”林宇把自己刚想到的思路捋了捋,“之前的方案要么只重形式,要么只看受众,没把产品和年轻人的需求绑在一起。我想先梳理客户的核心诉求,再结合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找个平衡点。”
刘总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了:“我就欣赏你这股冲劲。行,这项目就交给你了,预算给你按最高标准批,团队成员你也可以优先挑,就一个要求——三个月内做出成绩,至少让客户认可方向。”
林宇刚走出办公室,就被赵倩堵了个正着:“怎么样怎么样?刘总找你说啥了?是不是要给你涨工资?”
“涨工资倒没有,不过给了个‘烫手山芋’。”林宇把“年轻品类”项目的事跟她说了,末了还调侃,“以后可能要经常加班了,你可别嫌累。”
赵倩眼睛一亮,反而更兴奋了:“这才有意思啊!之前那几个老员工做不起来,说不定就是缺咱们这种‘敢折腾’的劲儿。对了,你有啥初步想法没?我好提前琢磨设计风格。”
“还没完全定,不过可以先梳理客户的反馈。”林宇拉着赵倩回到工位,打开电脑调出项目资料,超强记忆开始高速运转——他想起客户第一次提需求时说过“想做年轻人愿意主动分享的产品”,第二次反馈里提了“希望突出‘陪伴感’,不要太功利”,第三次虽然没明说,但批注里圈了“要符合年轻人的生活场景”。
“我觉得方向可以往‘中老年健康关怀’上靠。”林宇突然灵光一闪,“你想啊,现在年轻人跟父母相处的时间少,要是把产品定位成‘给父母的健康礼物’,既突出了产品的健康属性,又能戳中年轻人的情感需求——既尽了孝心,又不用花太多时间挑选。”
赵倩拍了下手:“这个方向好!之前的方案都只盯着年轻人自己用,根本没考虑到他们的社交和情感需求。要是往‘家庭陪伴’上靠,设计上可以用暖色调,再加点亲子互动的元素,肯定比之前的冷硬风格更讨喜。”
正聊得热火朝天,张涛晃悠着走过来,阴阳怪气地说:“哟,这是又接新项目了?林宇你可真厉害,什么难啃的骨头都敢接,就是别到时候搞砸了,连累整个部门跟着背锅。”
林宇没搭理他,赵倩却忍不住怼了回去:“张涛,你要是有这闲工夫说风凉话,不如多琢磨琢磨自己的工作,别总想着抢别人的功劳。”张涛脸一红,悻悻地走了。
“别跟他一般见识。”林宇笑着摇摇头,打开文档开始写初步方案,“咱们先把方向定下来,明天跟客户做个初步沟通,看看他们的想法。对了,老周那边你帮我问一下,能不能帮忙整理下年轻人的消费数据,特别是跟‘家庭健康’相关的。”
赵倩刚拿起手机,老周就主动凑了过来:“不用问了,我刚才在旁边都听见了。‘年轻品类’这项目我早有关注,之前就觉得前几任的方向不对。你们要是需要数据支持,随时找我,我还能帮你们做用户画像分析。”
林宇心里一暖,这才发现自己的小团队早就不是两个人了——老周的数据分析,赵倩的视觉设计,再加上自己的方案策划,不知不觉已经有了雏形。他看着电脑屏幕上“中老年健康关怀”的标题,突然觉得这个“烫手山芋”也没那么难啃了:“那咱们就分工合作,争取下周把初步方案拿出来,给客户一个惊喜。”
当天晚上,林宇加班到十点,把客户过往的所有反馈整理成表格,还结合超能力记住的行业数据,列出了三个可行的子方向。他伸了个懒腰,看着窗外的夜景,突然想起刘总下午说的话——“三个月内做出成绩”。虽然压力很大,但他心里却充满了期待:这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更是证明团队实力的机会。
喜欢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请大家收藏:(m.2yq.org)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