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刚把供应商合作协议敲定,正趴在桌上对着电脑梳理拍摄流程,手机突然“叮咚”一声响,是品牌方对接人发来的微信消息。他随手点开,看清内容的瞬间,差点把刚喝进嘴里的咖啡喷出来——“紧急通知:经总部商议,需弱化原方案中校园元素,强化‘轻熟职场人’定位,所有物料需按新方向调整,一周后提交新方案框架。”
“不是吧,这都要开拍了,说改就改?”林宇盯着屏幕,眉头拧成了麻花。原方案里,从短视频场景到海报设计,全围绕“校园美妆过渡到职场”展开,现在要把校园元素砍掉,相当于把刚搭好的积木推倒重搭,一周时间简直是赶鸭子上架。
他赶紧把团队成员叫到会议室,刚把消息说完,会议室里就炸开了锅。负责脚本撰写的小吴苦着脸说:“宇哥,我这刚把校园场景的脚本写完,现在要改成职场,等于从头再来,一周哪够啊?”负责拍摄统筹的小李也跟着附和:“供应商那边都按原方案备好了道具,突然改方向,道具得重新采购,场地也得换,这损失谁来担?”
赵倩坐在角落,手里攥着刚改好的海报初稿,脸色发白。她本来还在为上次设计被拒的事犯嘀咕,现在方案大调,之前积累的灵感全白费,一时间更没了头绪。整个会议室里,焦虑像传染病似的蔓延,连平时最淡定的老周,都皱着眉摩挲着手里的保温杯。
林宇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慌也没用,品牌方突然改方向,肯定是有他们的市场考量。咱们现在纠结‘为什么改’,不如想想‘怎么改’。要是这周拿不出新方案,不仅前期投入打水漂,还可能丢了这个合作,到时候大家损失更大。”
他这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慌乱的众人。老周率先开口:“小林说得对,抱怨解决不了问题。不过‘轻熟职场人’这个定位,咱们之前没怎么研究过,得先搞清楚这群人的美妆需求到底是什么,不然改出来的方案还是抓不住重点。”
“周哥说到点子上了。”林宇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现在最重要的是快速摸清职场人的需求痛点。我今晚就整理相关数据,明天一早给大家出个方向,咱们分工协作,肯定能赶出来。”
散会后,林宇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搜索“职场人美妆需求”,可网上的资料要么零散,要么过时,根本没法直接用。他揉了揉太阳穴,决定动用超能力——只要集中注意力,他就能快速抓取全网相关的用户调研、消费报告,甚至是社交平台上的真实吐槽,再进行整合分析。
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的信息像潮水般涌来。林宇一边筛选有用的数据,一边在文档里记录:“85%的职场人认为‘妆容需持久不脱妆’,尤其是下午开会时容易出油脱妆;72%的人希望‘化妆步骤简单快捷’,早上赶时间没精力画复杂妆容;68%的人在意‘妆容得体不夸张’,既显精神又不会过于张扬……”
不知不觉间,窗外的天色已经全黑,办公室里只剩电脑屏幕的光亮。林宇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文档里密密麻麻的需求点,脑子里渐渐有了清晰的框架。他想起之前团队拍的短视频,大多是“教程式讲解”,如果改成“职场场景化”,把美妆技巧融入真实的工作场景里,会不会更贴近目标人群?
“有了!”林宇一拍大腿,瞬间来了精神。他立刻在文档里写下“职场场景化改造+短视频教程”的核心方向:比如拍“早上赶地铁后补妆”“下午开会前快速定妆”“加班熬夜后急救妆容”等场景,每个场景里自然融入产品的核心卖点,既解决了职场人的痛点,又不会显得生硬。
为了让方案更具体,他还细化了几个短视频脚本框架:第一支拍“通勤补妆”,KOL在咖啡馆里,用品牌的定妆喷雾快速搞定脱妆的鼻翼,配文“职场人通勤必备,3秒拯救脱妆尴尬”;第二支拍“加班急救”,KOL对着电脑熬夜赶方案,用品牌的遮瑕膏盖住黑眼圈,笑着说“就算加班,也要做精致打工人”。
凌晨两点,林宇终于把新方案的框架整理完毕,还附上了详细的需求数据支撑。他伸了个懒腰,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星星,心里松了口气。虽然熬了个通宵,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明天团队就能快速推进。
第二天一早,林宇带着新方案框架来到公司,刚进办公室就被团队成员围住了。“宇哥,数据整理得怎么样了?有方向了吗?”小吴着急地问。
林宇把方案发给大家,笑着说:“昨晚熬了个通宵,总算有点眉目。咱们把原方案的‘校园场景’全换成‘职场场景’,比如通勤、开会、加班这些,然后把美妆教程融入进去,既解决职场人的痛点,又能突出产品卖点。”
大家围着电脑看方案,越看眼睛越亮。小吴拍着手说:“这个方向好!之前的教程太干巴,换成场景化的,用户看着有代入感,更容易接受。”赵倩也松了口气,职场场景的海报设计,比校园风更有发挥空间,她脑子里已经开始浮现简约大气的画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请大家收藏:(m.2yq.org)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