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E和林丹杯的硝烟终于彻底散去,金光熠熠的奖牌被珍重地收进省实验中学荣誉室的陈列柜。校园似乎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书声琅琅,试卷翻飞,高三的紧迫感如同无形的网,悄然收紧。
然而,平静的水面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周曜野的病房,成了临时的“军师指挥部”。**
他左小腿打着固定,百无聊赖地躺在病床上,眼神却像雷达一样扫视着摊在面前的各种资料——沈月柔400米栏决赛的技术分析(叶悬黎友情提供)、林丹杯女单决赛对手的录像、还有……李静瑶给他整理的物理错题集(重点标注了力学部分)。
“啧,沈月柔这栏间节奏……真他妈稳得像机器!”周曜野对着平板上的视频指指点点,语气带着不甘的佩服,又转向旁边削苹果的李静瑶,“还有你这笔记,这临界点受力分析……比梁教练讲的发力原理还清楚!”
李静瑶把削好的苹果递给他,嗔怪道:“受伤了就老实点,看这些干嘛?医生说了要静养。”
“静养个屁!”周曜野咬了口苹果,含糊不清地说,“脑子又没伤!再说了,‘南山必胜客’就算躺着,那也是军师!”他琥珀色的眼睛转了转,闪过一丝狡黠,“你看沈月柔这次400栏赢得多险?0.03秒!要是对手最后冲刺步幅再大一点点……所以啊,她的蹬伸效率,这里,”他指着视频暂停的某个瞬间,“还有提升空间!回头我得跟叶悬黎说说,让她把数据模型调出来分析分析……”
李静瑶看着他明明很虚弱却依旧神采飞扬、满脑子想着“克敌制胜”的样子,又好气又好笑,心底却泛起一丝柔软。她把错题集又往他面前推了推:“那你也先把我划的重点力学部分搞懂,梁教练说了,发力科学,以后受伤概率才低。”
“遵命,大学霸!”周曜野夸张地敬了个礼,拿起错题集,眉头却立刻拧成了麻花。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受力图,比沈月柔的网前假动作还难缠。
**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沈月柔和张北辰走了进来。沈月柔手里捧着一束清新的百合,带着淡淡的香气。她穿着简单的校服,长发柔顺,眉眼间还带着一丝双冠加冕后的淡淡光华,却已收敛了赛场上的锐利,显得温婉沉静。
“哟,双冠王驾到!有失远迎!”周曜野嘴上调侃,眼神却是真诚的笑意,“谢了,花很香。”
“少贫嘴。”沈月柔把花插在床头的花瓶里,目光落在周曜野打着固定的腿上,带着关切,“感觉怎么样?”
“死不了。”周曜野摆摆手,随即又换上那副“军师”嘴脸,“倒是你,沈月柔,别以为拿俩冠军就稳了!我看你最后冲刺那几步,蹬地角度还能再优化,力量传导……”
沈月柔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周军师,伤员就有点伤员的觉悟行不行?我的技术有梁教练和叶悬黎的数据看着呢。” 她说着,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张北辰。张北辰正安静地站在窗边,看着外面操场的方向,侧脸线条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叶悬黎也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平板,屏幕上是复杂的生物力学图表。她径直走到周曜野床边,语气一如既往的清冷直接:“周曜野,根据你腓肠肌撕裂的影像和前期训练数据,我建立了一个初步的康复期力量替代训练模型。重点强化核心、腰腹、上肢以及右腿的平衡性力量,在保证左腿绝对静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维持你的基础体能和神经募集能力。同时,结合李静瑶同学提供的力学原理,优化了部分发力链的模拟训练动作,降低未来复发风险。你看一下。”
她把平板递到周曜野面前。屏幕上跳动着各种图表和3D人体模型演示。
周曜野看得眼花缭乱,但核心意思他懂了——躺着也能练!而且更科学!“叶大分析师!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他激动地想坐起来,牵扯到伤腿,疼得龇牙咧嘴。
李静瑶赶紧扶住他,沈月柔也无奈地摇头。
叶悬黎面无表情:“我只是在优化实验样本的恢复进程,避免影响后续数据采集的连续性。”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周曜野,又极其自然地掠过张北辰,“另外,关于沈月柔冲刺阶段力量传导效率的优化方案,我已经基于周曜野的‘建议’(她加重了这两个字)和WSE决赛数据,做了初步迭代。模型显示,优化后理论极限速度可提升0.1-0.15秒。”
沈月柔眼睛一亮:“真的?”
“数据模型推演结果如此。”叶悬黎点头,目光与沈月柔交汇,带着一丝极淡的、属于研究者之间的默契。
张北辰这时转过身,走到沈月柔身边,声音沉稳温和:“月柔,下个月省里的冬季三项全能邀请赛,梅教练问你的意思。他说不着急,看你恢复情况。”
沈月柔沉吟片刻,眼神坚定:“去!400栏刚找到感觉,跳高和跳远也需要大赛检验。而且……”她看了一眼病床上正对着叶悬黎平板抓耳挠腮的周曜野,嘴角微扬,“有些人躺在这里都闲不住,我可不能落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跑道尽头的心动方程式请大家收藏:(m.2yq.org)跑道尽头的心动方程式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