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规格、参数、标准,都是他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但他看得出来,这代表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个能让村里人都富起来的机会。
“宋科长,”他问,“如果我们按您说的改,能赚多少钱?”
“保守估计,一年五十万美元的订单。”宋清远的回答让左向阳倒吸一口冷气。
五十万美元。那是多少人民币?赵铁蛋算不清楚,但他知道,那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宋清远补充道,“我们外贸公司要收百分之三十的服务费。剩下的,都是你们的。”
“百分之三十……”
“不算多。”宋清远站起身,“我们负责联系客户,提供设计,协调出口,承担风险。这个价格,很公道了。”
他看了看表:“我下午还有会,就不多呆了。你们考虑一下,一个星期内给我答复。”
说完,他拿起公文包,走向门口。
“对了,”他回过头,“小赵,机会不等人。现在全国都在搞外贸,竞争很激烈。你们要是不抓紧,别人可就抢先了。”
桑塔纳开走了,办公室里只剩下赵铁蛋和左向向阳。
“铁蛋,”左向阳兴奋地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五十万美元!咱们村要发财了!”
赵铁蛋没有说话。他看着手里的册子,想起了张德旺老师傅的话:“做瓦器,要用心。心不诚,火不旺。火不旺,瓦不成。”
电窑能烧出有心的瓦器吗?
按照标准生产的东西,还算是手工艺品吗?
“铁蛋?”左向阳推了推他,“你怎么不说话?”
“我在想……”赵铁蛋抬起头,看着窗外的柴窑,那是他和师傅一砖一瓦砌成的,“向阳,你说我们这样改了,还是原来的瓦器厂吗?”
“什么意思?”
“我是说……”赵铁蛋想了想,“如果什么都按外国人的标准来,我们还算是瓦盆村的瓦器厂吗?”
左向阳愣了一下,然后笑了:“铁蛋,你想太多了。赚钱就行了,管它什么标准不标准的。”
赵铁蛋点点头,但心里的疑虑并没有消除。
夜里,他一个人坐在柴窑前,看着那些他亲手烧制的瓦器。
每一件都不完美,但每一件都独一无二。
那是他的心血,也是他的骄傲。
现在,有人要他放弃这一切,去追求一个叫做“标准”的东西。
他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但他知道,无论怎么选,瓦盆村都不会再是原来的瓦盆村了。
时代的南风已经吹来,没有人能够抗拒。
喜欢瓦盆村请大家收藏:(m.2yq.org)瓦盆村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