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神州首都玉京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路上的汽车像蜗牛一样缓慢的挪动着,行人们一个个佝偻着身子忍受着风雪的侵袭勉力前行。本就昏暗的路灯在风雪中只透出依稀的微光,一个少年失落的身影走在旧时皇城护城河边的人行步道上,这正是放学回家的秦易。
秦易回想着今天在食堂里因为排队的事情和富二代王明发生争执,最后只得忍气吞声的事,而且这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梦中情人林妙妙面前。
秦易感觉自己就像这随风飘摇的雪花一样渺小无助,不知道起点在哪也无法选择该在哪里驻足,只知道等待自己的命运是最终的消融……
此时的秦易真希望下次见到自己父亲的时候,父亲会告诉他,“小易,给你个惊喜,其实咱们家很有钱,之前没告诉你是希望能够好好的磨练磨练你!”
可是希望是火热的,现实往往是冰冷的,秦易的父亲秦政是一名默默无闻的考古工作者,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年不在家里住。秦易出生后不久父母就离了婚,之后母亲便杳无音信。秦易心中母亲的容貌就像是蒙着一层面纱,已经无从记起。
奶奶走的早,秦易可以说是一直跟着爷爷相依为命。爷爷是一名退休的工人,为人憨厚朴实,收入不多,爷孙俩的生活要靠着父亲每月寄钱回来补贴家用。
全家最值钱的财产应该就是祖孙三代一直住着的老房子,位于二环以内的大杂院里的三间房,可惜的是这价值过千万的三间房还是集体产权。
所以说,无论怎么想,这都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了。家里又是三代单传,别说有钱了,就连一个像样的亲戚都没有,和大富大贵的名门望族更是毫不沾边。
秦易叹了口气,继续向前走去,穿过了一片繁华的商业区后,来到了一个古朴的街区。这是国家为了保留古都风貌在城区中心特意留存下的老街区之一,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格,排列布局,只是把内内外外粉饰一新,给人一种穿越到古代的新奇感觉,秦易家的胡同就在这个街区。
秦易走进自己家所在的那条胡同,天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本就不长,由胡同东侧大大小小七八个院落组成,胡同的西侧则是前一排院落的后墙,这里一共也就十几二十户人家,风雪又大,没有人出门遛弯。
离开了繁华都市的喧嚣,行走在幽静的小巷里,在这路灯下,风雪中,秦易脚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身影显得更加的落寞孤寂。
秦易走进自家所在的大杂院,这是一个简化版的并且朝向并不标准的四合院,北东南都是住房,西边是倒坐房和院门。
院子里一共住着三户人家,秦易家住在格局上的正房,也就是东房,一共三开间,中间是客厅,左右开间是爷爷和秦易各住一间。
北厢房住着李大爷一家,南厢房住着马老师一家。倒坐房做为三户人共用的厨房和杂物间。
这个宅子最大的特色是在庭院的中间矗立着一棵参天的古柏,树干需三人合抱,严冬季节仍是枝繁叶茂,像一把大伞笼罩了整个院落。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有了这棵古柏的庇护,院子里的风也弱了,雪也小了,整个小院宛如自成一体,不受外界的侵扰。传说这棵古柏的年代比这座城市的历史还要久远许多,年深日久别具灵性。
秦易一进院门,就从厨房传来噼里啪啦的炒菜声,不用说了,肯定是李婶在做饭了,李大爷每天下班回来的晚,所以一般都是另外两家做完饭,李婶才会在厨房里忙活起来,秦易只要是回来晚一点,准能碰上李婶做饭。
“小易回来了,今天怎么又回来晚了?”李婶隔着厨房雾气腾腾的窗户喊住了秦易。
秦易不想透露自己心情不好在护城河边散心的事,应付道:“哦,李婶好,今天下大雪了,我在路上看雪景走的慢了点。您给李大爷做饭呢?”
“是呀,你大爷这个人呀胃不好,饭菜稍微凉一点就会犯胃病,我每天都得算准了时间做饭,让他进门就吃热乎的。小易呀,你吃了吗?没吃上我家吃去啊,我给你李大爷做了清蒸鱼、四喜丸子、红烧肉……”
“李婶,不了,估计爷爷已经给我做好饭了,我还是回去吃吧,谢谢您了。”
“也好,你爸爸回来了,他难得回来一次,你就快回屋看看吧。”说罢,李婶又噼里啪啦的炒起菜来。
秦易穿过庭院的时候,像和老朋友打招呼似的,习惯性的用手拍了拍老柏树的树干才向自家走去。
掀开棉门帘,秦易推门进得屋来,堂屋里摆设很简单,靠西墙放着一对沙发,靠北墙是一张条案,中间是一张八仙桌配四条长板凳。
爷爷和父亲正坐在八仙桌旁边吃边聊。爷爷年近七旬满头白发,慈眉善目,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为人谦和直爽。
父亲秦政四十多岁是典型的科技工作者的气质,国字脸带着眼镜,他是说话前总要先沉思一会,否则绝不开口的那种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热血神魂请大家收藏:(m.2yq.org)热血神魂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