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等待了。”宋玉轻轻舒了口气,将浸泡着胚体的容器放在房间角落一个相对恒温的位置。“大约需要三四个时辰,让果浆的灵性和毛发中的力量完全沁入胚体,之后才能进行最后的符文篆刻。”
处理完同心环,宋玉马不停蹄地开始为林枫准备臂甲的材料。
“幸好有星桃果换来的这批树果!”宋玉看着堆在墙角的那一大堆新鲜饱满的树果,心情大好。她又从中挑选出两枚富含果汁和灵性的文柚果和木子果,熟练地削皮、去核、捣碎、过滤,很快又调配出一大碗散发着清甜气息的玉白色果浆溶液。这过程比第一次熟练了许多。
接着,她取出那几片被油纸仔细包裹好的巴大蝶翅膀。打开包裹,斑斓的磷粉在光线下闪烁着迷离的光彩。宋玉屏住呼吸,动作变得极其轻柔缓慢。她取出一把小巧的刮刀,极其小心地、一点一点地将翅膀上的鳞粉刮进那碗玉白色的果浆溶液中。每一次动作都轻如鸿毛,生怕激起一点粉尘。吸入一点这麻痹鳞粉可不是闹着玩的!
随着晶莹的鳞粉落入果浆,溶液的颜色开始发生变化,从玉白色逐渐向一种奇异的、带着光泽的淡黄色转变,表面还泛起细小的、不易察觉的气泡,仿佛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反应。
“成了!”宋玉眼睛一亮。她戴上特制的薄皮手套,拿起那根暗金色的猫鼬斩爪刃。她没有将整个爪刃浸泡,而是只将那寒光闪闪、最锋利的爪尖部分,小心翼翼地浸入这淡黄色的、蕴含着麻痹力量的果浆溶液之中。溶液立刻包裹住爪尖,发出细微的“滋滋”声,爪尖仿佛在贪婪地吸收着果浆溶液其中的力量。这个过程同样需要时间,让麻痹效果彻底沁入爪尖的纹理结构。
将浸泡着爪尖的容器也放到一旁静置,宋玉终于暂时闲了下来。
房间里只剩下咩啪细微而稳定的呼吸声。它正变成宋玉的样子,雷打不动地运行着《凝气诀》,身体随着呼吸微微起伏,周围萦绕着淡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灵气光晕。
看着勤奋修炼的咩啪,再想想自己手腕上那个可怜巴巴的灰色“陆”字灵印,宋玉心里那点小念头又冒了出来。她拿出那张记录着《玄元纳气真解》“炼气化神诀”的纸张,目光再次扫过那些玄奥的文字。
“引天地之精,如涓流入海,汇于黄庭…动若璇玑,静若坤鼎…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行至紫府明堂,乃得一点真阳萌发,照彻泥丸…”
她闭上眼睛,尝试按照口诀的描述,摒弃杂念,澄澈心神。
第一步,感受“天地之精”(即灵气)。这对她来说不难,毕竟也练到了六级,虽然慢,但引气入体是会的。她放松身体,意念微动,开始尝试捕捉空气中游离的灵能粒子。
然而,与咩啪那种灵气主动汇聚的感觉不同,宋玉感觉周围的灵气如同调皮的萤火虫,时聚时散,需要她集中精神去“捕捉”和“牵引”。
第二步,“引气如涓流入海,汇于黄庭”。宋玉意念引导着捕捉到的那一丝丝灵气,试图按照口诀所述,像细流汇入大海般自然流淌。但她很快发现,灵气在流经某些窍穴时,如同遇到了无形的阻碍,变得迟滞、分散,远不如口诀中描述的“自然顺畅”。她不得不耗费更多的心神去“疏通”、“引导”,这过程比她平时运行《凝气诀》要吃力得多!
“动若璇玑,静若坤鼎…”宋玉尝试在灵气流转不畅之处,想象灵气如北斗星璇般急速旋转冲击(动),或在某些节点想象灵气如大地般沉稳厚重地凝聚(静)。这玄妙的意象引导果然有些效果!那些淤塞的节点在“璇玑”的旋转冲击和“坤鼎”的稳固镇压下,仿佛被撬开了一丝缝隙,迟滞的灵气开始艰难地向前推进了一丝!
“有效!”宋玉心中一喜,但精神力的消耗也随之剧增。她额头微微见汗,继续咬牙坚持。
“春蚕吐丝,绵绵不绝…”她调整呼吸,努力让引导灵气的意念如同春蚕吐丝般悠长、连贯、不绝如缕,避免因心神消耗过大而导致灵气中断。
灵气流在宋玉意念的艰难引导和口诀意象的辅助下,如同一条在乱石嶙峋、荆棘丛生的河道中艰难前行的溪流,磕磕绊绊,时断时续,终于……勉强“绕”过了几处她天生比较狭窄的经脉节点,汇入了“黄庭”(膻中穴)!
就在灵气汇入膻中穴的瞬间,宋玉只觉得胸口微微一热,仿佛有一股暖流注入。虽然那么明显,但这感觉却无比清晰!这是她运行《凝气诀》时从未有过的体验!《凝气诀》是直通下丹田(气海),灵气汇聚时感觉在腹部,而这《玄元纳气真解》的第一步“汇于黄庭”,竟然真的让她在中丹田感受到了灵气的汇聚!
“成了!”宋玉心中振奋,这证明她的理解是对的!这功法确实能帮助像她这样资质普通、经脉不畅的修士,通过特殊的意念引导和“绕路”法门,更有效地汇聚灵气!
她强忍着精神上的疲惫,继续按照口诀,尝试引导汇聚在膻中穴的灵气,“行至紫府明堂”(上丹田印堂穴),最终“照彻泥丸”(眉心深处泥丸宫)……虽然过程艰难,消耗巨大,但这第一步,她竟然真的按照这玄奥的口诀完成了!
喜欢百变怪也想修仙请大家收藏:(m.2yq.org)百变怪也想修仙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