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的票房一众大片中,算不上特别亮眼,但是主演罗洋却有一夜成名了。
演技几乎获得了所有人的赞赏,还有媒体称他为新生代演技代表,标题叫《一个浑身充满故事的男人》。
这标题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很羞耻,可架不住粉丝喜欢。
罗洋的粉丝一夜之间多了数十万,甚至有女粉丝因为迷上海报里他的眼神,而偷偷拿走影院宣传海报,还因此上了新闻。
一个权威的专业影评人是这么评价《活埋》的:我给电影打了7.8分,但却给罗洋的演技打了9分,这足以说明一切。
在国内市场竭力以大投资抵抗国外大片的时候,《活埋》这种悬疑题材有些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杀出了一条血路。
《活埋》首周票房2670万,已经远远超过谢导的心理预期。
整体票房超过5000万已经是板上钉钉,就在范小山计算着这次能分得多少钱时,谢导在电话里告诉他一个意外消息。
“什么?《活埋》要去国外参加影展。”
这算是一个意外之喜,谢导说刚好有位国外电影人看了《活埋》,挺欣赏的,所以向金犀奖组委会做了推荐,对方也真的发来了邀请函,不过时间还早,大概还有两个月。
这可真是太好了,金犀奖是国际一类奖项,欧洲四大电影节之一。
要是能有所斩获,那一定对海外票房有极大的帮助,还能借此打开一条通往海外市场的路。
郭毅也挺开心,大笔一挥,翰星宣发部门又获得了一笔营销费。
借着《活埋》即将参加金犀奖的消息,第二周票房竟然与上周持平,同样达到了2600万左右,同时电影评分上升到8.6分,这也是范小山迄今为止评分最高的作品。
最终《活埋》以8200万的票房收官,范小山分得210万,比当初的剧本买断价赚了何止10倍。
只是有些可惜,那时候没什么钱,要不投资一部分进去,赚的何止这些。
范小山的吸金能力再次得到了验证,这也更坚定了郭毅与他合作的决心。
好事成双,华视网在重新改版上线后,《匆匆那年》《奋斗》出现在网站首页,仅仅一天的累积播放量就几十万了。
“听过华视网吗,免费播放《奋斗》。”
“嗨,网上资源老多了。”
“那上面可是正版高清,而且听说是未剪辑版本,比电视上播放的内容要全,还有拍摄花絮。”
“真的吗,链接发来。”
这样的对话最近在网上屡见不鲜,三天后网站累积点击率有上百万之多,《奋斗》播放量高达70多万,《匆匆那年》也有20多万。
“小山,有广告商来找咱们了,他们愿意出30万,在网站打出他们的广告。”
“30万?这样,你先别谈固定价格,给他们开个账号,按浏览量扣费,没钱了让他们自己充值。”
“服了,我怎么没想到。”
“对了,你告诉他们,早点买可以抢占首页等好位置,另外你在每个页面和搜索栏都留出广告位置。”
“视频播放前要不要加广告呢?”
范小山思考了下还是否掉了这个方案,还是要先给用户好的体验,现在就加广告无异于杀鸡取卵。
广告的收入全部用在平台运营上,该扩充带宽扩充带宽,该增加服务器就增加服务器,对了,最主要的是招人。
范小山叮嘱陆涛涛,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才,赶紧挖,等这波风口起来的时候,那就晚了。
几天后,《活埋》举办了一个庆功宴,让大家在一起聚聚。
范小山代表工作室参加了,但是没有和众人一起在大厅,谢导为他引荐了一个人,华夏影视集团老总秦海峰,业内大佬。
范小山可不清楚华影的地位,只是觉得谢导比平时拘谨了许多,他倒是挺随意的,人家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按理说,以《活埋》的票房成绩根本不值得他亲自跑这一趟,不过在他看完整片后,一时心血来潮就趁着庆功宴的机会来露个面。
秦老觉得《活埋》对电影行业的意义还是挺大的,现在国内票房市场还是以国外大片为主,而国内电影呢,则大多是古装武打、枪战犯罪为主,不仅故事老套,票房也有些疲软。
但《活埋》的出现像是一支强心针,它虽然成本低,但是却造就出了高票房高口碑的奇迹,这给秦老带来很多感悟。
在见了谢导和主演罗洋后,他赞不绝口地表达了对电影的喜爱,谢导却很谦虚地将功劳让给了范小山,于是就有了两人见面的这一幕。
“后生可畏啊,你今年只有23岁?”
范小山笑呵呵地点头:“我是去年毕业的。”
“你还有其他什么作品吗?”
说起这个,范小山来了精神。
他掰着指头数起来:电影方面有《我的野蛮女友》《超市》和《活埋》;
电视剧方面有《匆匆那年》和《奋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助理成为娱乐大亨请大家收藏:(m.2yq.org)从助理成为娱乐大亨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