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宴的第二天,也就是圣寿庆典前一天,圣寿观礼套票的持有者还可以在承天门前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观看六十圣寿阅兵仪式。
承天门前的格局,从光复京城开始就一直在改造。原本从承天门到大明门之间,有一条几十丈宽的千步廊,千步廊两侧是六部、都察院等衙门。穿越者们心心念念的,自然是将这块地方改建成与现代承天门广场相似的格局。于是唐云沛大笔一挥,大拆大建。原有千步廊全部拆除,两侧的六部、都察院等衙门也迁往东院、西院办公,原有建筑一并拆除。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西三座门和大明门组成的正方形沿线密植柏树,形成柏树墙。柏树墙合围的范围里,就相当于现代的承天门广场、大会堂和军博馆——当然,此刻是空空如也的一片空地。按照穿越者们的计划,这块大空地的西侧,将来会建起一座叫作“帝国议事堂”的宏伟建筑,而东侧则规划了大明皇家博物馆、大明皇家剧院和大明皇家书画馆这三套件。
参加圣寿阅兵的军队来自泰山镇、常山镇、锦衣卫、銮仪卫、绿旗满洲蒙古和海军北洋舰队、长江水师等多支部队,由邹树人加操一个月,以掌握阅兵的要领。受阅部队总共四千人,分十个方队,依次从长安左门进入,沿天街向西经过承天门前。每一方队经过,皇帝便挥手示意,方队则报以“大明天下无敌!吾皇万寿无疆!”的口号。
所有十个参演方队走完之后,会重新在广场上列队。皇帝下了承天门,改乘四马并辔的御辇,到参阅队伍前受贺,然后向参阅队伍赏赐阅兵纪念章和每人五两赏银。
阅兵仪式结束之后,观礼者下观礼台,自行散去。等到圣寿的正日子,仍然在东安门外集合,准备观摩最重要的大典。
喜欢轩辕新明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轩辕新明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