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说的我都说了,该交代的我也都交代了,剩下来就看他们自己了。我一直都认为,认真,吃苦,勤快是能否干成一件事的第一要素,肯学,愿意学,有韧劲更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些,蛟龙和吴迪到底有没有,我还真拿不准。
说到这里,可能就有人觉得奇怪了,会说这不对吧,这蛟龙可是你的堂弟啊,亲堂弟啊,那你怎么会不了解他呢?
说实话,我还真不了解他,要知道,蛟龙比我小了整整一旬呢,也就是十二岁奥。自从我从1988年离开家去公社住校上初中,他才是刚出生没有多久的一个小婴儿。在那个年代,我们是一个礼拜要上六天课的,国家还没有实行双休制度,我只有到了每个礼拜六的晚上才回家,在家里的一天还要帮忙干农活,或者做做作业之类的,根本没有空会见到他。
慢慢的等他开始咿呀学语,懂点事的时候,我已经上高中了,那可是离家近一百余里,更是只有到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才能回家去待上半天,其实也是为了回家拿一个月80块钱的生活费,正常情况都是经过四次转车,外加一次八里土路的步行,在天快要黑了的时候才会踏进家门,在家里睡了一觉之后,吃过第二天的午饭就得依依不舍的返校了。
再后来就是上了大学,功课紧张,要做的事情更多,回家的频率就更少了,差不多要两个月才回去一次,和初高中不同的是,暑假,寒假在家待的时间也很少了。
再接着,我就来到了深圳,屈指一算,这五年来我待在家里的时间加起来拢共也没有半个月。所以说,蛟龙和我共同生活的时间根本就没有几天,在他迄今为止的人生历程中和我根本就没有多少交集,可以肯定的说我对他的影响是很小很小的,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平时和父母亲聊天时候偶尔提到他的那么几句零碎的闲话。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从小就是我们村里的明星人物,三四岁开始认字,写字,下棋,几乎每一步都走在同龄人的前面,毫不夸张的说,我就是邻居们嘴里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而蛟龙呢,他从小就是个妥妥的小学渣啊,我听说他一上课就睡觉,老师一讲课他就发困,要不是现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我都怀疑他能不能上得了初中。
他自然是从小没有少听关于我的传说,在家里,三叔,三婶也总是拿我为榜样来教育他,等他上了小学,初中,那也是我的母校啊,学校里很多纪录的保持者都是我或者三弟,四弟,妹妹,学校里的老师也大多都还是我上学时候的老师,人家一看他的名字,就知道他和我们几个是一个家族的。只是老师不明白的是这小子和我们除了一个姓,是亲人之外,其他的则完全没有一点像的。有时候想到这里,我甚至都为他感到那么一丝的悲哀,因为他一直都是活在他几个哥哥姐姐的阴影里啊。
不知道是我们相处的时间较少,还是他有些自卑,反正我觉得蛟龙有些怕我,每次见了我也大都是丧眉耷眼的,说话都小声的很,这种敬畏反而让我有些不大得劲,我更希望的是他当我是他的哥哥,有什么事可以和我推心置腹的聊聊,说说,而不是把我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不过我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毕竟之前的确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相处,但是,我想随着我们以后相处的时间久了,应该会有所改善的吧。
这俗话说的好,上帝在你面前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这句话就很适合蛟龙。你可别看他上学不行,但是干起其他事来却几乎是样样精通,而且还很快,譬如家里的电视他拆了还能再装上,平时跑出去逮个鱼,抓个鹌鹑,套个兔子,捉个野鸡,他的能耐可大了去了,说实话,这种事我可做不来的啊。
所以,我觉得他啊,只是不喜欢学习而已,并不是笨,否则那些事他怎么可能会做的那么好呢?我这么认真的把这么重要的工作交到了他的手里,我想他应该会明白我的意思,只要他能懂得我的这一片苦心,那自然就会加倍努力去做的,至于最后会做成个什么样子,还需要我慢慢的来引导他......
于此同时,我把大龙也给调了回来,还让他挑选了五六个平时做事比较认真,已经能独立操作了的小伙伴,这次带他们一起来深圳,要知道五金家具车间的机器比较简单,而且很快就会安装到位了,他们过来之后先从打样开始练练手,后面是要挑大梁的。
另外,我让他在回来之前和其他那些暂时没有被选中的同学开个会,要告诉他们,深圳这边刚开始,还得过一段时间才能需要那么多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并不是说深圳的工厂要投产了,那他们所有的人都可以顺理成章地转过来了,那是不可能的,谁能过来,一定要经过考核才行。只有那些学有所成,心有所愿,适合我们的人才有资格过来,否则,只有继续待在顺德工厂学习,直到我们满意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请大家收藏:(m.2yq.org)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