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10月开始,随着国内马拉松政策的逐步收紧,限制低级别赛事的同时还要规范商业活动,包括京城昌平、冀省鹿泉、陕省旬邑、粤省顺德在内的七十余场赛事被集中取消。
根据某赛事运营方透露,新规要求缩减赛事数量、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大众名额占比还不能低于90%。
即便是京马和杭马这种级别的赛事,多少也受到了影响。其中,第43届京城马拉松原定于11月2号鸣枪起跑的,硬生生被拖到了11月12号。
赛事组织方给出的理由是赛事优化,因为涉及的跑者多达三万两千人,赛事组织方特意为此致歉,承诺补偿参赛选手在交通、住宿这一块的退订损失,至于退赛者,可以通过原支付渠道全额退还报名费。
体育总局的詹姓领导上次联络简艺的时候,夏沫还在几内亚跟那群雇佣兵斗法呢,没能联系上,这次看热搜才知道夏沫回来参加金马节了,立刻就打电话过来了。
夏沫听完感觉有点为难:“领导,你看我这边正参加电影节呢……”
“哎呀,我知道那个金马节,我不拦着你拿奖,可颁奖典礼不是还早着呢吗……你就过来看看,也算是支持支持我的工作嘛。”
“可是……”
“哎呀,别可是了,你就踏实地告诉我,能不能跑下一个全马?”
“这个应该没问题,我一直有锻炼……”
“那就行了——你就当给我这个老家伙一个面子好吧?我这就安排人,去给你订机票和酒店……”
就在夏沫迷糊的时候,京城那边已经放出了一个大新闻:“国内的田径之神夏沫,确定将参加12号举办的京城马拉松。”
詹姓领导给夏沫拿的是直通名额,也就是不需要跟普通的跑者一起去参加抽签的,可以直接参加比赛。
这个直通的标准各个赛事并不统一,但大多都得拿成绩说话,又或者是荣誉选手。
世界田径联合会针对白金标、金标等高级别的赛事制定了严格的办赛标准,其中明确规定了必须邀请一定数量及水平的精英运动员参赛,以确保赛事的竞技质量和国际影响力。
事实上,为了提高赛事的影响力,举办方往往愿意花钱去邀请一些国内外的高水平运动员过来参赛。
国内邀请的,肯定是咱们最顶级的马拉松大神,至于国外的,那就未必了,他们确实强,但绝不可能是世界顶级,这里头的说道就多了。
马拉松世界纪录的保持者或者是六大满贯赛事的冠军得主,这些世界顶尖的选手每年只会围绕有限的几场标志性赛事去制定训练和比赛计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顶尖选手往往倾向去选择那些能给他们带来最高收益,且对职业生涯有里程碑意义的赛事。华夏的赛事虽能提供高额的奖金,但大多还未能达到布里斯班、芝加哥等赛事的商业体量。
从地理便利性上看,欧洲选手更倾向去参加伦敦、柏林马拉松;北美选手则聚焦波士顿、纽约马拉松;非洲选手却热衷以迪拜等中东赛事为跳板去冲击世界纪录。
最后就是时间重叠的因素,华夏的马拉松与扶桑的名古屋、高丽的首尔等亚洲赛事挤在同一周期,这正是欧洲选手备战夏季大赛的关键时期,顶级选手大多难以分身……
京城这边消息一出,舆论大哗。要不是发布新闻的是牌子很硬的央字头媒体,大家怕是以为今天在过愚人节呢。
不少关心夏沫的粉丝听到这个消息那是既喜又忧,喜的是能看到夏沫再次出现在体育赛场上,忧的就是夏沫居然玩跨界,报的还是马拉松。
夏沫从没有参加过马拉松项目,虽然他是横跨场地跑短、中、长距离项目的田径天才,不过术业有专攻,这并不意味着夏沫能够适应马拉松的比赛强度和路跑的方式。
强行把夏沫推到一个他不擅长的领域去参加比赛,虽然对华夏马拉松这个项目来说绝对是好事,但这么做真的好吗?
这点奖金,还入不了人家的眼,至于名,人家早就不需要一个马拉松冠军来证明自己了。
换句话说,这事成了,啥好处没有。事要是翻车了,身败名裂虽不至于,但肯定也会给夏沫这块金字招牌抹黑啊。
最后就是体能和状态问题。
大家知道:夏沫这一年多来,每天不是在唱歌就是在演戏,还能有多少时间去参加训练?身体素质又能维持在何种状态?这些可都得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总之,除了夏沫自己还有他的女人们,几乎没有人看好他的参赛。
湾湾最专业的体育学术期刊《华夏体育》就刊登了评论员文章,把夏沫参赛的方方面面都给分析透彻了,得出的结论也是“不看好”和“重在参与”。
评论员文章代表的是编辑部的立场,具有导向和喉舌作用,在地位上仅次于社论。
不过夏沫宣布参赛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请大家收藏:(m.2yq.org)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