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这位明教圣女之所以在河北大名府,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话说明教的大本营本来在江南东南那一带,不过后来方腊起事,先自号圣子,又自称圣公,夺取了明教权柄。
上一代圣女萱云真人被打压的在东南待不下去了,带着一伙子明教教众四处流窜。
后来金国侵袭河北,导致河北大地民不聊生,倒是给了明教发展的土壤。毕竟只要是老百姓过不下去的地方,都是食菜魔教大力发展的好地方。
后来方腊被杀,萱云真人就想回江南大本营,重新夺取明教权柄。但是彼时在河北又发展了一定的势力,总不能白白丢下此番基业
所以将爱徒白莲留在这里,继续主持河北大地的明教事务。萱云真人自己则回到了江南,现在也不知道在哪儿。
毕竟江南现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而明教护法天龙墨云君又莫名其妙被弄死了,更是惹的江南明教全员震动,现在都藏的很深,不敢冒头。
而目前河北地区,明教除了白莲这位圣女之外,还有十七位长老。大名府这里就有三位长老,然后丁进是护法长老,也是最强势的长老。
另外十四位长老分布在河北各地,其中多多少少都与河北各地盘踞的乱兵、义军、巨盗们有关系。
北山君想把赵恒推到明教教主的位子上,不过赵恒一波骚操作,将自己推上了明教敬奉的主神之位,而且折服了大名府的明教势力。
那么接下来就是整合整个河北的明教势力,与御营大军互相呼应。明教要正规化,必须得跟朝廷合作。
而赵恒身兼大宋摄政王与明教主神之位,倒是可以真正的将两方统合。
所以给白莲以及十多个明教善女们筑基之后,第二天,赵恒就组织大名府的两位明教长老、七十多位善人,开了一次明教内部会议。
宗泽宗相公带着兵部的官员们旁听。要收拢明教势力,朝堂也必须要听取明教内部的意见。
这没什么好遮掩的,明教持续了那么多年,朝廷怎么打压都灭不了,是有其自身的道理和规律的。
想要让明教正规化,不管是明教内部还是朝堂方面,都得放下成见,互相沟通互相合作才行。
可别内耗了,金国大军在前,还内耗个啥啊。
而实际上两方也是有着合作的基础的。
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朝廷的掌控力到了县镇一级就到极限了。而明教却恰似有着非常广袤的底层群众基础。
在以往的时间里,朝廷和明教水火不容,这没办法,两者缺少实实在在的沟通渠道和枢纽。现在有了赵恒,倒是真的可以搭建起两者的沟通枢纽出来。
什么事都可以谈的嘛,没必要斗的你死我活。至于摆身份摆架子?你什么身份能比得上光明神主或者大宋摄政王?
在这位面前,还是要好好说话好好沟通的。而只要真的沟通起来,其实真的是可以深入合作的。
……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赵恒基本上都是在开会。没办法,真正的行政管理就是这样。
所谓执政,并不是脑门一热出个主意大手一挥就完事了。政治是不厌其烦的开会、繁琐而又重复的意见整理和统合。
在明教开会,在朝廷开会,在御营参谋部开会,乃至于将明教、朝廷、军方放在一起开会。
在这个过程中,明教和朝廷也在加深彼此的了解,乃至于真正有了一些合作的眉目和框架。
不得不说一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赵恒之外,宗泽宗相公也是真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且说,相公和相公是不一样的,像张叔夜、李纲、吕颐浩这三位相公是传统的士大夫精英,他们从内心深处对于明教这样的泥腿子群体就是有成见的。
没办法,所谓自古以来,对于统治阶级来说,民愚才能国强。这群刁民除了闹事之外还能干啥?
张叔夜和吕颐浩还好一些,李纲就是真的打从心底就看不起明教的。真让他们三位过来坐下来谈,恐怕嘴上说的再好也没什么卵用。
但是宗泽不一样,宗泽原本也是从底层一步步爬起来了,他是真的知道民间疾苦,也是真的愿意听从底层民众的意见,而且也是理解这些意愿的。
是能听得进去的。
据说,李纲李相公在初次听闻摄政王成了明教教主后,似乎颇为恼怒,言称:朝廷焉能与邪魔为伍?
中书令乐柒当场驳斥:明教教众护持大名府十三万百姓,李相公难道要将大名府十三万军民都贬为邪魔全都杀干净嘛?
户部侍郎乐舒更是直接呈上一份表格,上面有着清晰的数据显示。在金兵肆虐之时,有着明教教众护持的大名府,其婴孩死亡比例比东京城都要少!
再然后,赵恒以摄政王权柄加宗泽宗相公为平章军国重事,并且把御史中丞陈东陈少阳带到了前线,每次和明教教众开会,都让他旁听。
话说回来,陈东陈少阳也是有点士大夫的毛病的,不过并不严重。而且他的家族号称“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个大宋,女妖好多啊请大家收藏:(m.2yq.org)这个大宋,女妖好多啊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