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着落叶在书院的小径上打着旋儿,张时安站在廊下,望着远处匆匆跑来的两个身影。
徐子睿跑在前头,靛青色的衣袍被风吹得鼓鼓的;
陈明哲紧随其后,额头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
"师兄!师兄!"徐子睿远远地就喊了起来,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听说你要去京城了?"
张时安微笑着点头,等两人跑到近前,才开口道:"正要与你们说这事。"
陈明哲喘着粗气,脸上还带着奔跑后的红晕:
"师兄要去国子监,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他用力拍了拍张时安的肩膀,"我就知道师兄非池中之物!"
徐子睿也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国子监可是天下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师兄此去,必定..."
他的声音突然低了下来,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
三人之间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沉默。
秋风吹过,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在空中打了个转,又轻轻落下。
"怎么了?"张时安明知故问。
"没、没什么。"徐子睿强挤出一个笑容,"就是...就是想到以后不能常常见到师兄了..."
陈明哲也低下头,踢了踢脚边的小石子:"是啊,师兄这一去,少说也得一年半载...不过没关系,等我们这边差不多,就去京城寻师兄。"
张时安看着两个师弟强颜欢笑的样子,心中既感动又好笑。
他故意叹了口气:"唉,本来还想问问你们愿不愿意..."
"愿意什么?"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张时安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去京城啊?"
"什么?!"徐子睿惊得跳了起来,"我们也能去?"
陈明哲更是直接抓住了张时安的袖子:"师兄此话当真?"
张时安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两封文书:"国子监允许每位学子带两名书童。虽然身份上..."
"书童就当书童!"徐子睿迫不及待地打断他,"只要能跟着师兄,做什么都行!"
"就是!"陈明哲也激动得满脸通红,"书童怎么了?照样能听课读书!"
张时安看着两个师弟兴奋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以两人的家世和才学,本没有机会进入国子监这样的学府。
如今能得此机缘,对他们而言确实是天大的好事。
"不过..."张时安正色道,"此事还需征得你们家人的同意。"
"这还用说?"徐子睿拍着胸脯,"我爹要是知道我能去国子监,怕是连夜就要给我收拾行李!"
陈明哲也连连点头:"我爷爷肯定高兴坏了!他老人家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当成名者兴高采烈地跑回家,说清楚了原委之后,就一脸兴奋的望着他爷,"阿爷,您同意我去京城吗?"
陈夫子哈哈一笑:"傻孩子,这等好事,爷爷怎么会不同意?"
说着转向张时安,"时安啊,这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就拜托你多照应了。"
张时安郑重地点头:"老师放心,学生一定照顾好两位师弟。"
陈夫子高兴之余还不忘警告自家孙子和弟子:"是特别是你们两个,到了国子监,一定要谨言慎行,别给你们师兄添麻烦!"
"知道了爷爷!"
"学生谨记夫子教诲!"
十日后,杏花村。
张家的院子里挤满了人。
张三柱正指挥着几个帮工往马车上装行李,王翠花则忙着给孙子准备路上吃的干粮。
"安子啊,"王翠花一边往包袱里塞烙饼,一边絮絮叨叨,"京城天冷,奶奶给你做了件新棉袄,记得穿..."
张时安笑着点头:"知道了奶奶。"说着转向一旁的父亲,"爹,您真的决定要跟我一起去京城?"
张三柱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黝黑的脸上满是坚定:
"那当然!你爹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在京城开个小店还是没问题的。"
他压低声音,"再说了,你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爹娘怎么能放心?"
张时安心中一暖。
他知道父亲是担心他在京城无人照应,所以才执意要跟去。
虽然父亲嘴上说要开店,但以他们家的积蓄,在京城那样的地方做生意谈何容易?
"爹..."张时安刚要说话,院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只见徐子睿和陈明哲各自带着家人来了。
徐家来了三辆马车,上面堆满了箱笼;陈家更是夸张,连厨娘和仆役都带上了。
"师兄!"徐子睿兴奋地跑过来,"我们都准备好了!"
陈明哲也凑上前:"我爹说了,到了京城先赁个院子住下,费用我们两家平摊!"
张时安看着两个师弟兴高采烈的样子,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消散了。
有家人和好友相伴,京城之行似乎也没那么令人忐忑了。
"好!"他重重地点头,"那我们就一起闯一闯这京城!"
正说着,村口突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衙役骑着高头大马而来,为首的正是周县令!
"下官特来为解元公送行!"周县令翻身下马,拱手行礼。
张时安连忙还礼:"大人折煞学生了。"
周县令笑着摆手:"解元公此去京城,必定高中金榜!"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下官写给京城好友的信,解元公若遇到难处,可去找他帮忙。"
张时安郑重地接过信,心中感动不已。这一路走来,他遇到了太多贵人相助,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
哪怕对方,只是结了个善缘,对于现在他来说,也是雪中送炭。
喜欢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请大家收藏:(m.2yq.org)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