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睿涵继续道,语气带着一种沉痛的确信,仿佛在陈述一个早已注定的、血淋淋的未来:“在下家乡师门所传‘摄魂鉴’中记载的史料图画,两位方才也已亲眼看过。那并非虚言恫吓,而是即将发生的、无法回避的血腥现实。‘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这一桩桩,一件件,皆是血泪斑斑,白骨成山。清虏所过之处,岂止是攻城略地?他们是行灭族绝种之事。尸横遍野,城池为墟,强迫我汉家儿郎剃发易服,毁我衣冠,灭我文化,断我传承!他们视我汉民如猪狗,如草芥,何曾有过半分真心合作之意?他们想要的,从来就不是平分天下,而是将我汉家山河,尽数吞并,将我等炎黄子孙,尽数变为他们的奴仆!”
他再次举起手机——那被他说成是“摄魂鉴”的现代器物。他熟练地解锁,调出早已准备好的图片库。虽然此刻室内的光线让屏幕显得有些反光,但当他将那些黑白的历史资料截图、那些描绘清军屠城暴行、强迫剃发的惨烈画面展现在众人面前时,配合着他那饱含血泪的控诉,依然产生了强大的视觉与心理冲击力。图片上那模糊却狰狞的轮廓,那堆积如山的尸体,那被刀锋强迫剃发的屈辱场景,无不深深刺痛着在场每一个明朝官员的眼睛和内心。
“两位阁老请看,”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幅描绘剃发令的示意图,声音激越,“这便是清虏入关后,必将颁布的‘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试问,若真与他们合作,待他们占据中原,兵临江南之时,我江南亿万百姓,是引颈就戮,甘受这屈辱之令,剃发留辫,做那亡国奴?还是奋起反抗,再遭一遍这‘摄魂鉴’中预示的惨祸?届时,两位阁老纵有安享江南、偏安一隅之心,清虏的铁蹄和那冰冷的剃刀,可会答应?这南京城的六朝繁华,金陵王气的千年氤氲,恐怕都将在他们的腥风血雨中,化为乌有,化为一片焦土!”
“化为乌有”四个字,他刻意加重了语气,如同最后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马士英那充斥着权位和享乐的心头。马士英肥胖的身体不易察觉地剧烈颤抖了一下,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冷汗。他贪恋权位,更贪恋这江南的富庶、风雅与安逸。他之所以极力推动“联虏平寇”,本质上就是为了借清军这把“刀”,去消灭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最直接、最“野蛮”的威胁,好让自己能在相对安稳的江南继续做他的内阁首辅,揽权敛财,醉生梦死。他可从未想过,这借来的“刀”,竟然如此锋利且反噬其主,最终会砍到自己头上,会彻底毁掉他赖以享乐的根本——江南的和平与繁荣。若江南真如这戚睿涵所言,被清虏铁蹄践踏,繁华散尽,生灵涂炭,那他马士英别说权位,连身家性命都难保。清虏会如何对待他这样一个前明的“合作者”?想想北宋末年的张邦昌、刘豫,哪个有好下场?不过是利用完即弃的棋子罢了。
一个念头如同毒蛇般钻入马士英的脑海:若是……若是李自成真如这使者所言,愿意称臣纳贡,与南明合作,不计前嫌(至少是暂时不计),那么有大顺军在北方作为屏障,抵御甚至消耗清虏,而他们这些南明士大夫照旧可以偏安江南,享受太平……似乎,这比那与虎谋皮、随时可能反噬的“联虏平寇”,要稳妥得多。江南只要得以保全,他的富贵、他的权力、他醉心的戏曲美人,便都能保住。如此看来,联手大顺,共抗清虏,未尝不是一条更符合他马士英利益的出路……
马士英眼神中的闪烁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阴沉算计。
而史可法的心情则更为复杂、沉重,充满了理想与现实的激烈撕扯。他固然有忠君爱国、克复神州之志,但对李自成等“流寇”同样抱有极大的敌视和仇恨,视其为逼死崇祯帝、倾覆宗庙的罪魁祸首,此乃不共戴天的君父之仇。与清合作,在他内心深处,亦是一种“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旨在先灭“国贼”,再图恢复。然而,左懋第被扣押,多尔衮那封倨傲无礼、野心毕露的信函,以及戚睿涵展示的清军残暴证据和那血淋淋的预言,都像一盆盆夹着冰碴的冷水,接连浇醒了他的一部分幻想。他痛苦地意识到,清虏的威胁,其野蛮性、欺骗性和终极目的,或许远比他自己想象的更为急迫、更为致命。一旦让清虏占据中原,以其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和赤裸裸的侵略性,大明这仅存的半壁江山,真的能像东晋、南宋那样偏安百年吗?太祖皇帝当年“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誓言犹在耳边回荡……
史可法抬起头,目光极其复杂地看向戚睿涵。这个年轻的大顺使者,来历蹊跷,言行大胆,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但他所陈述的关于清虏的威胁,却与眼前发生的残酷变故丝丝入扣,相互印证,让人无法全然忽视,更无法轻易斥之为危言耸听。他必须面对这个最核心、最棘手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穿越,闯王一统请大家收藏:(m.2yq.org)明末穿越,闯王一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