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清晰地记得,前世的徐卓远,就是在面对亲人病重这类无法用逻辑完全解析、充满了混沌和不确定性的“情感黑洞”事件时,因内部情绪数据过载、且缺乏有效、安全的输出端口,最终导致了系统的逐步封闭、逻辑循环死锁,直至最终的彻底宕机。她不能再让历史重演。这一次,她必须成为那个稳定的I/O接口,即使只能传输最简单的“心跳信号”。
徐卓远缓缓转过身。他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眼睑下淡淡的青色阴影揭示着近期超负荷运行的生理代价,像系统长期高负载后产生的物理损耗。他看向她,眼神复杂得像是一段交织着多种异常信号的代码流——有关切带来的细微不适感(未知情感变量,处理起来尤其耗能),有习惯性的防御性拒绝(系统防火墙本能启动),但更深层、在核心线程中艰难运行的,是一种运算资源濒临耗尽后,对已知的、稳定的温暖信号源的本能趋向。
“嗯。”他发出了一个简短的、近乎气音的确认字节,声线带着低哑的噪点,仿佛声卡驱动都因资源不足而运行不稳。他的目光在封瑶沉静而坚定的脸上停留了比平常数据处理更长的一个时间片,似乎有更复杂的指令队列——或许包含了对信任的确认,对未知的些许不安,甚至是一丝极难察觉的、对此刻离开的犹豫——等待发送,但最终,情感表达模块似乎再次被系统资源管理器判定为“非核心进程”或“存在编译风险,可能引发不可控后果”,他只是抿紧了线条清晰的唇,将视线移开,重新聚焦于背包搭扣那冰冷的金属质感上,仿佛那才是确定无疑的、可理解的现实。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不等回应便推开了。进来的是计算机系有名的高材生程雨薇,她戴着设计精致的细框眼镜,气质干练利落,是徐卓远项目组原本最被看好的核心成员之一。她看到室内略显凝重的气氛,尤其是正在做远行准备的徐卓远,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出一丝混合着惊讶与关切的表情。
“徐神?你这是……”程雨薇的目光如同高性能扫描仪,快速而精准地扫过徐卓远手边的背包、他脸上难以掩饰的疲惫,又不动声色地落在距离徐卓远极近、神色关切的封瑶和正在忙碌协调的林骁身上,眼神中带着精密的探察与一丝被极力压抑的失落与不解。她本是这个项目最理所应当的“副手”,徐卓远最得力的“运算单元”,但近期,徐卓远与这个来自物理系的封瑶、以及“后勤专家”林骁之间,那种超越常规项目合作范畴的、近乎固化的铁三角默契,让她感到了自身地位的微妙动摇和被排除在外的危机感。
徐卓远的反应简洁到近乎淡漠,如同回复一个无关紧要的系统提示:“家里有事,需离线处理。”他无意展开细节,尤其是在程雨薇这个他归类为“标准项目协作节点”、权限等级尚未达到接触核心私密数据层的对象面前。
程雨薇立刻流露出符合社交礼仪的、无可挑剔的关切:“是听说伯父身体不适……情况严重吗?项目这边你放心,关键模块有我盯着,底层架构和性能优化我都熟悉,不会出乱子。”她的话语得体,姿态也摆得足够专业,目光却再次不经意地掠过封瑶,带着一丝审视与衡量,仿佛在评估这个“外来变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这个来自外院系的“空降”成员,为何在徐卓远如此私密且关键的时刻,似乎占据了更核心的信任位置?甚至拿到了她都不曾接触的部分核心权限?
林骁适时结束了通话,笑容满面地插入,无形中在程雨薇和徐卓远之间建立了一道柔性的、高效的缓冲带:“雨薇学姐来得正好!老徐要暂时下线,项目后续的几个并行任务,特别是接口调试和压力测试,正需要你这位首席架构师来统筹全局。来来来,我们抓紧时间同步一下当前状态和待办事项优先级……”他熟练地将话题引回纯粹的技术协作层面,既安抚了程雨薇可能存在的被边缘化情绪,给予了她应有的重视和舞台,又精准地避免了让徐卓远在此刻需要处理不必要的社交解释这种在他看来“高能耗低回报”的冗余任务。
徐卓远对程雨薇的出现和其话语中隐含的细微竞争心态并不在意,或者说,他所有的处理能力、内存和带宽都已预留给即将面对的家庭危机这个“最高优先级进程”。他对程雨薇的方向几不可查地点了下头,算是接收到信息包,然后重新背好背包,那重量似乎不仅仅来自实物。他看向林骁,发出简洁的确认指令:“交通载具?状态确认。”
“协议确认!明早四点二十,专属载具准时抵达你的宿舍楼下接入点,司机信息、车牌号、实时定位共享链接稍后发到你终端。”林骁再次比出他标志性的OK手势,语气笃定,不容任何质疑。
“收到。”徐卓远再次点头,完成了必要的信息交换。最后,他的目光转向封瑶,那眼神不像看程雨薇时的纯粹信息处理与权限隔离,也不像看林骁时的、基于长期磨合形成的任务交接信任,更像是一次深度的、临行前的系统状态扫描与核心关联节点的最后确认。目光中有审视,有托付,或许还有一丝极难捕捉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定义的复杂流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2yq.org)重回校园开启逆袭人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