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演出上,老大祁浪那句别别扭扭却又清晰无比的“道具做得还行”,如同在祁家父子关系那看似坚固的冰面上,凿开了一道清晰可见的裂缝。
虽然声音不大,语气生硬,甚至带着点不情不愿,但其象征意义,却如同惊雷,在家庭内部引发了持续而深远的震荡。
演出结束后的几天,家里的气氛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微妙的“平静期”。
祁月白明显感觉到,那四个儿子看他的眼神,发生了质的变化。
以往那种或明或暗的审视、警惕、甚至隐隐的排斥感,淡去了许多。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复杂难言的情绪——有好奇,有评估,有困惑,甚至……
还掺杂着一丝极其微小的、连他们自己可能都未曾察觉的……认可?
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刻意在他靠近妈妈时制造“障碍”;
也不会因为他和季云瑶有一些亲昵举动而集体“抗议”;
甚至当他偶尔因为工作疲惫而靠在沙发上小憩时,他们也不会故意弄出很大声响来“打扰”他。
但这种“平静”,并非亲密无间的和谐,更像是一种……战略性的观望。
他们会安静地观察他给妹妹金金讲故事时温柔的侧脸;
会在他专注地修改画稿时,远远地看上一会儿;
会在他和妈妈轻松聊天时,竖起小耳朵听,但不再插嘴打断。
他们的行为变得“规矩”了许多,甚至有些……过于“礼貌”了?
这种突如其来的“懂事”,反而让习惯了鸡飞狗跳的祁月白有点……不适应了。
他就像个习惯了枪林弹雨的士兵,突然被扔进了一片宁静的旷野,反而觉得浑身不自在,总觉得这平静底下酝酿着更大的风暴。
他心里直犯嘀咕:“这帮小崽子,又在搞什么鬼?
难道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还是说……真的被我的道具感动了,开始洗心革面了?”
他不敢确定,只能一边享受着这难得的清静,一边暗暗提高警惕。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这片“平静”的表面下,祁家四公子那精密(自认为)的小脑瓜,正在进行一场深刻而严肃的“战后总结”与“战略调整”。
契机,发生在童话剧演出结束三天后的一个午后。
季云瑶带着金金去上早教体验课,祁月白在书房赶稿,客厅里只剩下四个各玩各的、却都有些心不在焉的儿子。
老大祁浪摆弄着那把爸爸做的、如今已成为他最爱玩具之一的采矿镐模型,眼神有些飘忽。
老二祁梓抱着一本厚厚的绘本(其实是当资料库用),却半天没翻一页,手指无意识地在书页上划拉着。
老三祁回在整理他的玩具车,动作却比平时慢了许多。
老四祁透则对着画板发呆,画笔迟迟没有落下。
一种无声的、需要沟通的氛围在空气中弥漫。
终于,老二祁梓合上书,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目光扫过三个兄弟,用他特有的、冷静而清晰的语调,低声说:“数据收集期已结束。
需要召开阶段性分析会议。地点,老地方。”
其他三人立刻心领神会。
老大祁浪放下镐子,老三祁回摆好最后一辆玩具车,老四祁透盖好画笔。
四个小身影,悄无声息地、默契地朝着他们的“战略指挥中心”——小阁楼移动。
阁楼里,光线透过天窗洒下,四个小脑袋再次凑到了一起。
这次会议的气氛,与以往那种充满“斗志”或“密谋”的感觉不同,带着一种反思和总结的沉重。
作为首席“数据分析师”,老二祁梓率先发言。
他不知从哪里摸出一个小本子(可能是平时乱涂乱画的),上面画着一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简笔画,开始进行“战略复盘”:
“第一阶段战略:‘正面冲突,武力驱逐’。
目标:削弱目标人物(祁月白)在核心资源(妈妈)身边的出现频率和影响力。执行结果:失败。
原因:核心资源(妈妈)态度明确,倾向于维护目标人物,导致我方行动受到强力干预,且容易引发核心资源(妈妈)的不悦情绪,适得其反。”他指的是早期他们各种阻挠爸爸靠近妈妈的行为。
老大祁浪撇撇嘴,没反驳,算是默认。
“第二阶段战略:‘曲线救国,迂回讨好’。
目标:通过提升目标人物(祁月白)的好感度,间接提升核心资源(妈妈)的满意度。
执行结果:收效甚微,且伴随高风险高成本。”他列举了夹肉丸子掉地上、按摩像敲代码、送亮片袜、画三眼肖像等案例。
“分析:我方‘讨好’技能树未点亮,执行过程易出现意外损耗(如厨房爆炸事件),投入产出比极低,且可能暴露战略意图,引起目标人物警惕。”
老三祁回严肃点头,老四祁透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
“第三阶段战略:‘弱点打击,对比凸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爱他至死时请大家收藏:(m.2yq.org)爱他至死时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