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风,像后山老林子里的野狼牙,带着倒钩,刮在人脸上,生疼。
孟轩缩了缩脖子,把身上那件明显大了好几号、袖口磨得油光发亮的旧棉袄又紧了紧,一双冻得通红的小手揣在破洞里,指尖冰凉。他跺了跺脚,脚下那双露着脚趾头的单布鞋,踩在院子冻得硬邦邦的泥地上,发出“噗噗”的闷响。
天阴沉得厉害,灰蒙蒙的,压得人喘不过气。院子角落那堆柴火,盖了层薄薄的雪,看着就冷。
爹孟大牛在屋檐下,就着最后一点天光,闷头收拾打猎的家伙事。一张半旧的黑角弓,被他用沾了兽油的粗布,一遍遍擦拭着弓臂。旁边放着几支羽箭,箭簇磨得发亮,闪着寒光。爹不说话,只是偶尔抬起那双被山风刻满深纹的眼睛,望望村口那条被积雪覆盖、蜿蜒消失在山坳里的小路。
孟轩知道爹在看什么。
半年前,也是差不多这个时候,娘就是顺着那条路走的。那天雪更大,风呜嗷呜嗷地叫,娘穿着一身半旧的青布衣裳,蹲下来,用力抱了抱他。娘的身上,有股好闻的、淡淡的皂角味,混着风雪的气息。
“轩儿,听话。”娘的声音有点哑,眼圈红红的,像抹了山里的红果子汁,“娘……有事要出趟远门。这个,你收好。”
娘从怀里掏出个东西,塞进他手里。那东西入手沉甸甸、凉冰冰的。孟轩低头一看,是个小塔,灰扑扑的,看不出什么材质,像是石头,又像是陈年的木头。塔身歪歪扭扭,一共七层,可每一层都雕得粗糙无比,线条蠢笨,甚至有几处还裂着细小的缝,丑极了。
“娘,这是啥?”五岁的孟轩,声音带着孩童的糯。
娘没直接回答,只是用冰凉的手指摸了摸他的脸,眼神复杂得像后山起了雾的深潭:“好好留着,千万别丢了。等娘回来。”
说完,娘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站在门口、嘴唇紧抿、一言不发的爹,转身就踏进了风雪里。那青色的背影,很快就被漫天飞舞的雪片子吞没了,再也看不见。
爹在原地站了许久,像一尊冻僵的石头雕像,然后猛地转身进屋,重重关上了那扇吱呀作响的破木门。
从那以后,爹的话更少了。
孟轩从破棉袄的内兜里,摸出那个丑丑的小塔。半年过去,小塔还是老样子,灰扑扑,丑兮兮,握在手里,那股沉甸甸的凉意也没变。他用指甲抠了抠塔身上的裂缝,啥也抠不下来。村里一起玩闹的狗娃、铁蛋他们,有一次瞧见了这塔,都指着鼻子笑话他。
“孟轩,你娘就给你留个这破玩意儿?哈哈哈,丑死啦,扔粪坑里都没人要!”
“没娘的孩子,拿着个没用的丑塔!”
孟轩当时气得扑上去,和笑得最凶的铁蛋扭打在一起,滚了一身的泥。他个子小,被铁蛋压在身下揍,鼻子打破了,血滴在胸前,染红了粗布衣裳。可他死死咬着牙,没哭,也没让小塔脱手。最后还是闻讯赶来的爹,像拎小鸡崽一样把铁蛋扯开,黑着脸把他拽回了家。
爹没骂他,也没安慰他,只是打来盆水,粗手粗脚地给他擦洗脸上的血和泥。爹的手上全是老茧,刮得他脸生疼。
“收好你娘给的东西。”爹最后只闷声说了这么一句。
孟轩把小塔紧紧攥在手心,冰凉的塔身硌得掌心生疼。他才不会丢,这是娘留下的。可是娘,你到底去哪儿了?啥时候回来?轩儿和爹,都快忘了你身上的味儿了。
“进屋!点灯!想冻死在外头吗?”爹粗哑的嗓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孟轩赶紧把小塔塞回内兜,小跑着钻进屋里。
屋里比外面也暖和不了多少,四壁透风。一盏小小的油灯被点燃,豆大的火苗摇曳着,勉强驱散了一角黑暗,投下父子俩晃动的、巨大的影子。
爹从灶台上的大锅里,舀出两碗照得见人影的稀粥,又拿出一个黑乎乎的、硬得能砸死狗的窝窝头,掰了一大半给孟轩,自己只留下小半。
粥是糙米混着野菜熬的,几乎没几粒米,窝窝头嚼在嘴里,拉得嗓子疼。孟轩埋着头,小口小口地喝着稀粥,努力把窝窝头咽下去。爹吃得很快,呼噜呼噜几口就把粥喝完,然后拿起那小块窝窝头,慢慢啃着。
“开春了,山里的雪化一化,爹就进山。”爹忽然说,“看能不能打到点大货,换点粮食,再给你扯块布,做双新鞋。”
孟轩抬起头,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亮了一下,随即又暗下去:“爹,山里冷,还有大虫……”
“怕个球!”爹瞪了他一眼,“老子打了十几年猎,还能让畜生啃了?吃饱了就滚去睡,明儿早点起,把院里的雪扫了。”
“哦。”孟轩低下头,把最后一点窝窝头塞进嘴里。
夜里,孟轩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身上盖着硬邦邦、味道刺鼻的旧棉被。爹在他旁边,已经发出了沉重的鼾声。窗户纸被风吹得哗哗响,寒气一阵阵往里钻。他冻得手脚冰凉,怎么都睡不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丑塔请大家收藏:(m.2yq.org)丑塔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