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独孤信麾下,对杨忠而言,是乱世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关陇之地,虽贫瘠苦寒,民风却彪悍淳朴,军中将帅多凭战功与能力立足,相较于尔朱荣集团后期那种近乎疯狂的权力倾轧与魔气弥漫的氛围,这里更像是一块尚可呼吸的净土。杨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对安稳,如饥似渴地融入其中,砥砺自身。
他深知自己根基曾损,虽有祖父推演的炼体术与太初演化诀日夜温养,恢复速度远超常人,但想要在这虎狼环伺的乱世真正立足,仅靠个人勇武是远远不够的。他更加勤奋地研习兵法,不仅限于祖父传授的韬略,也虚心向独孤信及其他关陇宿将请教,结合关陇地区的地理特点与军队构成,思考适合本地作战的方略。在军事会议上,他往往能提出切中要害的见解,虽言辞不多,却每每能引人深思,逐渐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其中就包括时任夏州刺史、在关陇集团中崭露头角的宇文泰。
宇文泰其貌不扬,沉默寡言,但心思缜密,善于纳谏,行事风格沉稳而极具章法。杨忠敏锐地察觉到,此人与尔朱荣、高欢等枭雄气质迥异,其身上有一种扎根土壤、务实建设的坚韧气度。在一次关于应对东魏高欢部骚扰的军事会议上,杨忠提出了一套以精锐小队依托地形频繁袭扰、疲敌粮道,主力则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方略,与宇文泰心中所想不谋而合。会议结束后,宇文泰特意留下杨忠,与之深入交谈。
“杨统军此策,深得‘以正合,以奇胜’之妙,非深谙边事者不能道也。”宇文泰目光平静地看着杨忠,语气中带着一丝欣赏。
杨忠抱拳,不卑不亢:“宇文使君过誉。末将只是据实而论。关陇地瘠民贫,兵员粮秣皆不及东魏雄厚,唯有依托地利,发挥我军士卒吃苦耐劳、善于山地奔袭之长,方能与敌周旋。”
宇文泰点头:“正是此理。然袭扰之兵,需将勇兵精,指挥得当。杨统军可愿担此重任?”
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考验。杨忠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末将愿往!”
此后,杨忠多次率领精心挑选的轻锐部队,出奇不意地打击东魏的巡逻队、运输队,屡建奇功。他不仅勇猛,更善于审时度势,从不贪功冒进,总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其麾下部队在他严格的训练和同甘共苦的带领下,也愈发精锐。杨忠之名,渐渐在关陇军中传开,被视为后起之秀中的佼佼者。
独孤信对杨忠的成长乐见其成,更加倚重。而宇文泰也对这位沉毅勇悍、又通晓兵法的年轻将领越发看重,时常召其商议军务,隐隐有将其纳入核心圈子的意向。李寻和杨敏在暗中观察,见杨忠在关陇初步站稳脚跟,并与宇文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心中稍慰。他们能看出,宇文泰此人确有凝聚气运、开创局面的潜力,或可成为杨忠未来发展的坚实平台。
然而,魔门的阴影始终如跗骨之蛆,未曾远离。高欢在东魏权势日隆,其麾下魔气缭绕者众,尤其是侯景,几乎已成为魔门在东方的重要代理人。关陇地区虽相对“干净”,但魔门并未放弃渗透。他们一方面继续暗中支持与关陇敌对的势力,如柔然部落、以及一些割据的羌、氐酋长,不断制造边患,消耗关陇力量;另一方面,则派遣精于隐匿和伪装的弟子,试图混入关陇军政系统,或收买拉拢不得志的将领官吏。
杨忠作为冉冉升起的新星,自然进入了魔门的视线。尽管他隐藏得很好,但其作战风格、尤其是那隐隐带着镇压邪祟意味的“镇岳剑法”剑气,还是让一些潜伏的魔门探子感到了异样。加之他出身成谜,成长迅速,更引起了怀疑。
一日,杨忠奉命前往边境巡视防务,随行队伍中混入了一名新调来的参军。此人言语圆滑,善于钻营,对杨忠极尽奉承,却在不经意间多次试探其出身来历及师承。杨忠心生警惕,表面上虚与委蛇,暗中则提高了戒备。
当晚,队伍在边境堡垒驻扎。夜深人静之时,杨忠正在房中借助月光修炼太初演化诀,温养经脉,忽然察觉到一丝极其隐晦的阴冷气息在窗外一闪而逝。他立刻收功,佯装入睡,神识却高度集中。
果然,片刻之后,一道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的黑影,如同鬼魅般穿透了窗纸(并非实物,而是某种遁术),悄无声息地潜入房中,手中握着一柄淬着幽蓝暗光的短刃,直刺杨忠丹田!
就在短刃即将及体的瞬间,杨忠猛然睁眼,身形如电般侧滑,同时并指如剑,一道凝练的镇岳剑气迸发,并非攻向刺客,而是精准地击打在房间角落的一个水罐上。
“砰!”水罐破裂,清水四溅。
几乎同时,窗外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闷哼,那道隐晦的阴冷气息瞬间远遁。而房中的刺客,在被水溅到的刹那,身形竟微微一滞,动作慢了半分。
杨忠岂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拳轰出,势大力沉,正中刺客胸口。刺客惨哼一声,倒飞出去,撞在墙壁上,口中溢出黑血,显然内脏已被震碎。他难以置信地瞪着杨忠,似乎不明白对方是如何识破并反击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凡人寻道》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爱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爱言情!
喜欢凡人寻道请大家收藏:(m.2yq.org)凡人寻道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