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陈望,肯定保冯都尉啊!武将才是自己人!】
【保什么保!让他们斗!斗得越狠,我越能坐收渔利!】
【对!最好两败俱伤,我把他们一起收拾了!】
【要我说,就该借这次剿匪,把不听话的全清理掉!】
这些讨论虽然有趣,但大多停留在权术层面。直到那条研究党史的金色弹幕再次出现,提出了一个更高维度的战略构想:
【主播及诸位网友之见,多囿于权谋之术。】【然斗争之最高境界,在于攻心,在于瓦解敌之政治基础。】【陈望欲压制矛盾,我便偏要将其公开化、尖锐化!】【可发动一场宣传战,将冯都尉与严主簿之矛盾,乃至陈望偏袒冯都尉、意图打压地头蛇之阴谋,通过匿名揭帖、流言等方式,在夏县乃至凌源府散播开来。】【此计一出,敌内部必生猜忌,军心民心动摇。陈望越是想压,矛盾爆发得越快!】【此乃阳谋,攻敌之必救!】
这个“宣传战”、“阳谋”的思路,让陆鸣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对啊!与其被动猜测敌人的谋划,不如主动出击,把水搅浑,让敌人内部先乱起来!
【大佬牛逼!】
【这招狠啊!杀人诛心!】
【不愧是研究党史的!格局打开了!】
【陈望怕是要吐血了!】
弹幕里一片赞叹,对这位“大佬”佩服得五体投地。
然而,陆鸣的兴奋只持续了片刻,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立刻浮现在他脑海中。他眉头紧锁,在纸上写道:
“此计甚妙!然有一致命隐患:消息来源如何解释?目前唯一知晓冯、严矛盾细节并能接触到军营内部情况的,只有杨老七同志!一旦我们散播消息,陈望和冯都尉第一个怀疑的对象,必然就是杨老七!届时,为了平息严家的怒火和证明自己的‘清白’,陈望很可能会杀了杨老七来灭口!我们绝不能为了战术胜利,而让深入虎穴的同志陷入绝境!”
这番话,如同一盆冷水,让刚才还热烈讨论的弹幕瞬间冷静下来。
【对啊!怎么把老杨给忘了!】
【这...这不是把老杨往火坑里推吗?】
【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干!】
【大佬,快想想办法啊!】
那位研究党史的大佬也沉默了片刻,然后坦诚地承认:
【是吾考虑不周。】【确未顾及潜伏同志之安危。】【斗争之策略,需兼顾全局与细节,保护同志与打击敌人同等重要。】【此计...需从长计议。】
陆鸣没有责怪任何人,他知道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他既想利用敌人的矛盾,又必须保证杨老七的绝对安全。他沉思良久,将“发动宣传战,公开敌人矛盾”的计策,连同自己对于杨老七可能暴露的深深担忧,一起写了下来,作为一份重要的战略建议,提供给了前敌委员会,并着重强调:“任何行动方案的制定,必须以确保杨老七同志生命安全为绝对前提!”
前敌委员会收到陆鸣的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刻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议上,委员们围绕陆鸣提出的“阳谋”与“隐患”,展开了更加深入和激烈的讨论。
王吉作为情报负责人,态度最为坚决:“我坚决反对在目前情况下执行这个计划!这等于直接把杨老七同志暴露在敌人的屠刀下!我们绝不能拿同志的性命去冒险!”
石磊则从政治影响的角度分析:“大队长的担忧非常正确。如果我们为了战术胜利而牺牲同志,会在队伍内部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动摇军心,违背我们人民军的根本宗旨!此例不可开!”
周铁柱虽然不太懂复杂的谋略,但态度鲜明:“俺不管什么计策不计策!老杨是咱们的兄弟,不能让他送死!谁要敢这么干,俺第一个不答应!”
李锐年轻,思维更活跃,他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想法:“大队长的计策本身是极高明的!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关键是如何既能达到公开矛盾、扰乱敌人的目的,又能完美地撇清杨老七同志的嫌疑?我们能不能想办法,伪造一个消息来源?或者,利用敌人内部的其他人来‘无意中’泄露这个消息?”
这个思路给了大家新的方向。众人开始集思广益,设想各种可能性:能不能伪造一封从府城流出的、涉及此事的密信?能不能收买一个严家的下人或者冯都尉军中某个不得志的低级军官,由他们之口将矛盾散播出去?能不能利用夏县那些对陈望和严家都心怀不满的小官吏或商人?
会议的气氛从最初的坚决反对,转向了如何完善计策、规避风险的技术性讨论。前委领导班子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战术问题,更是一个考验他们智慧、担当和对同志情谊的复杂命题。他们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要达到战略目的,又要确保战友的平安。
最终,会议决定:原则上同意陆鸣大队长提出的“宣传战”方向,但暂不执行。责成王吉同志的情报组,结合现有情报和渠道,尽快研究制定一套详尽的、能够有效保护杨老七同志安全的实施方案,经前委集体审议通过后,方可谨慎推行。
这个决定,既体现了对战略机遇的敏锐捕捉,也彰显了人民军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战友的负责。一场围绕如何“安全地”引爆敌人内部矛盾的智慧较量,在前敌委员会的深思熟虑中,悄然展开。而远在敌营的杨老七,对此还一无所知,他仍在刀尖上,为根据地的生存,默默坚守着。
喜欢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请大家收藏:(m.2yq.org)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