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湾村的清晨,不再只有寒风和死寂。篝火的余烬旁,弥漫着一股不同以往的气息——一种混合着紧张、期待和隐隐躁动的决心。林烽召集了老赵、铁柱、大牛等核心队员,围坐在一块相对平整的石板周围,石板上用木炭粗略地画着周边地形。
“兄弟们,”林烽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目光扫过每一张疲惫却闪烁着光芒的脸,“咱们有‘闪电’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光挨打,光躲藏。”他指了指趴在脚边,耳朵却机警竖起的“闪电”,“它的鼻子和耳朵,顶得上十个哨兵。这是咱们的优势,得用起来!”
老赵吧嗒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眼神锐利:“林小子,你的意思是……主动去找鬼子晦气?”
“对!”林烽一拳轻轻砸在石板上,“主动出击!目标就是小股、落单的鬼子或者二鬼子!咱们现在缺吃少穿,子弹也金贵。打他们,一是抢粮食弹药,二是弄他们身上的金属家伙,三是练咱们的手!老是躲,躲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铁柱一听就来了精神,摩拳擦掌:“早该这么干了!林哥,你说打哪儿?俺第一个上!”
大牛有些犹豫:“可……可咱们人手就这些,家伙也不如人家……”
“所以不能硬拼!”林烽斩钉截铁,“咱们要的是偷袭!是麻雀战!打了就跑,绝不纠缠!动静要小,下手要狠,撤退要快!核心就是三个字:快、准、狠!”
他看向老赵:“赵叔,您看,附近有没有适合下手的目标?”
老赵眯着眼,用烟袋杆在地图上点了点:“西边十里外,有条‘野狐径’,是条老山路,平时没啥人走。但据王老汉前几天说,他砍柴时远远瞅见,隔三差五有两个二鬼子从那儿过,像是去山那边啥地方送信或者摸鱼的。懒懒散散的,没什么警惕性。”
“好!就是他们了!”林烽当即拍板,“两个二鬼子,咱们吃得下!铁柱,你带两个人,充当突击组。赵叔,您占高地,负责远程压制,首要目标是第一时间打掉有威胁的或者想跑的。我带着‘闪电’在侧翼策应和警戒。大牛,你带一个人负责掩护撤退和搬运缴获。”
“行动要诀:无声解决最好!万一开枪,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战斗,然后立刻撤离,绝不停留!明白吗?”
“明白!”众人低声应和,眼中燃起战意。
计划既定,立刻行动。林烽带着“闪电”,由熟悉地形的王老汉孙子带路,提前半天出发,前往野狐径进行抵近侦察。
野狐径果然名不虚传,道路狭窄,两侧是陡坡和茂密的灌木丛,是理想的伏击地点。林烽选择了一处弯道后的斜坡,这里视野良好,又利于隐蔽。
“‘闪电’,看你的了。”林烽低声吩咐。
“闪电”立刻进入工作状态。它不像普通犬只那样四处乱嗅,而是以一种极其专业的姿态,仔细探查着伏击点周围。它先是沿着预设的伏击圈边缘快速跑动,鼻子贴近地面和植被,然后又在几个关键位置(如敌人可能来的方向、可能的撤退路径)停留,深深吸气,耳朵像雷达一样转动。
突然,它在斜坡上方一片看似无异的草丛前停了下来,身体低伏,发出极其轻微的“呜”声。林烽心中一凛,小心拨开草丛,赫然发现了一个伪装巧妙的单兵掩体,里面还有几个新鲜的烟头和踩踏痕迹!这里不久前有人潜伏过!可能是敌人的暗哨点,但今天没人。
“‘闪电’,好样的!”林烽心中后怕,又无比庆幸。若不是“闪电”预警,他们贸然在此设伏,很可能被反向发现。他立刻调整了伏击位置,选择了一处更隐蔽、却能俯瞰这个废弃掩体的地方。
侦察完毕,林烽心中有了底。返回汇合点后,他将情况告知老赵等人,微调了伏击方案,重点强调了那个废弃掩体的存在,要求大家格外警惕。
第二天拂晓前,小队借着微弱的星光,悄无声息地进入预设伏击点。秋露寒重,队员们趴在冰冷的泥土和枯草中,一动不动。寒冷、潮湿以及大战前的紧张,让每个人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铁柱不时舔着干裂的嘴唇,大牛则一遍遍检查着枪栓,生怕关键时刻卡壳。只有“闪电”异常安静,趴在林烽身边,但全身的感官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仿佛一台上满了发条的精密机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渐亮,山林中响起鸟鸣,但野狐径上依旧空无一人。等待的煎熬考验着每个人的耐心。
就在太阳即将升起,光线变得清晰时,一直安静的“闪电”猛地抬起了头!它的耳朵瞬间笔直竖起,转向小径来路的方向,鼻翼快速翕动,喉咙里发出几乎难以察觉的、压抑的低呜声,身体微微前倾,做出了标准的预警姿态!
“来了!”林烽心中低吼,立刻用手势向各个方向传递了信号。
所有人瞬间屏住呼吸,将身体压得更低,目光死死盯住小径拐弯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几乎要撞破肋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