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传播的消极言论。 一种微妙的、带着腐蚀性的话语,开始在部分队员私下交谈中流传。内容不再是单纯的抱怨劳累,而是更具蛊惑性和动摇性:
“听说鬼子最近在平原上搞‘治安强化’,据点修得铁桶一样,咱们躲在这山沟里,啥时候才能打出去?”
“整天种地打铁,跟老百姓有啥区别?这革命,到底还干不干了?”
“咱们这点人马,这点家伙,能成多大气候?别到头来白忙活一场……”
这些言论往往披着“关心前途”、“现实思考”的外衣,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但其核心是消解斗志、动摇信心。它们不像公开的反动言论那样容易识别和批判,却像慢性毒药,更容易在疲惫和迷茫的人群中滋生蔓延。老赵在一次与战士闲聊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情绪的苗头,他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林烽和老赵,这两位根据地的掌舵人,在指挥部昏暗的油灯下,交换着彼此担忧的眼神。表面的繁荣无法掩盖这些潜藏的危机。
“老赵,你怎么看?”林烽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
“支队长,不对劲。”老赵磕了磕烟袋锅,脸色凝重,“累,是实话。有情绪,也难免。但这丢东西、夜里的动静,还有那些怪话……不像是简单的牢骚。我总觉得,有股子邪气在暗地里冒头。”
林烽缓缓点头:“是啊,树大招风。咱们这边搞得红火,难免会引来窥探。内部,也难保没有意志不坚或者别有用心的人混进来。看来,光抓生产还不够,这内部的篱笆,得扎得更紧些了。”
夜色深沉,磐石谷在星光下显得宁静而祥和。田里的庄稼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作坊里的灯火已经熄灭,只有哨兵的身影在月光下移动。然而,在这片静谧之下,林烽却感受到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抱怨、那些无从查起的丢失、那些黑夜中的异响、那些蛊惑人心的低语……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吐着信子,窥伺着这支新生力量的破绽。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或许不仅仅是来自外部的军事压力,更来自于内部这悄然滋生的懈怠、分歧和潜在的背叛。巩固根据地,不仅需要继续发展生产,更需要一场思想的净化和组织的纯洁斗争。暗流已经初现,能否在它汇聚成汹涌的漩涡之前将其疏导或阻断,将关系到磐石谷的生死存亡。林烽站在洞口,望着黑黢黢的远山,眉宇间锁上了一层前所未有的凝重。平静的日子,或许即将结束。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