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谷指挥部的溶洞里,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油灯的光晕在粗糙的石壁上投下摇曳的影子,映照着林烽紧锁的眉头和赵铁锤因紧张而绷紧的黝黑面庞。刚刚结束的防御工事验收,带来的不是松懈,而是更加沉重的压力——工事是死的,敌人是活的。不了解即将扑来的恶狼的獠牙有多利,性子有多凶,所有的准备都可能沦为纸上谈兵。
“铁锤!”林烽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他站起身,走到挂在墙上的那幅简陋却标注细密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一线天”隘口的位置,然后缓缓向外移动,划过那片代表未知和危险的空白区域。
“光在家里修墙挖壕不够!必须把眼睛和耳朵放出去!”林烽转过身,目光如炬,死死盯住赵铁锤,“我给你个死命令:前出侦察!摸清鬼子底细!”
他每说一句,手指就在地图上敲击一下,语气不容置疑:
“兵力有多少?是孤军深入还是齐头并进?
装备怎么样?有几挺机枪?有几门炮?是什么炮?
行军路线是哪一条?主攻方向会不会变?
指挥官是谁?脾气怎么样?是谨慎的还是冒进的?”
林烽深吸一口气,语气放缓,却更加凝重:“铁锤,我要知道得越细越好!这直接关系到咱们是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固守待援;还是有机会瞅准空子,机动歼敌;甚至是……万不得已时,能不能及时转移,保存火种!咱们这两百多号人的性命,磐石谷这几个月的家底,都系在你这次侦察上了!”
他走到赵铁锤面前,用力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声音压得更低:“但是,记住!绝对保证安全,不准暴露! 你们是咱们的眼睛,眼睛要是瞎了,咱们就真成没头苍蝇了。我要你们全须全尾地出去,也全须全尾地回来!明白吗?”
赵铁锤胸膛剧烈起伏,猛地一个立正,由于激动,嗓音有些沙哑:“明白!支队长!保证完成任务!摸不清鬼子的底裤,我赵铁锤就不回来见你!”
命令如山。赵铁锤立刻返回侦察排驻地,开始点兵挑将。这不是普通的巡逻,而是深入虎穴的尖刀行动,每一个人选都关乎成败。
他脑子里飞快地闪过一张张面孔,最终锁定了七名最出色的战士,加上他自己,组成一支精干的八人侦察小队:
* “山猫”: 老侦察兵,四十多岁,沉默寡言,是山里的活地图,追踪和反追踪能力极强,一双眼睛能在黑夜里分辨出最细微的痕迹。
* “秀才”: 原先是县城中学的学生,机缘巧合下学了些日语,能听懂日常对话和部分军事用语,关键时刻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 “猴子”: 身材瘦小,动作敏捷得不可思议,攀岩爬树如履平地,负责前方探路和险要地形的勘察。
* “铁柱”: 力大无穷,性格沉稳,是小队里的火力掩护手,也负责携带部分重装备。
* “顺风耳”: 听力超群,能隔着老远听到异常声响,是夜间警戒的可靠保障。
* “影子”: 伪装高手,擅长利用地形和环境隐藏自己,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
* “石头”: 枪法精准,心理素质过硬,负责远程观察和必要时提供精准火力支援。
装备力求精简实用:每人配备一把磨得锋利的匕首,一支压满子弹的驳壳枪;共用两架缴获的日军望远镜;指北针、简易测绘用的炭笔和防水油纸;够吃五天的炒面、肉干和盐巴;急救包必不可少。武器以隐蔽为主,长枪一律不带。
出发时间定在午夜。月色暗淡,山风呼啸,正是隐蔽行动的好时机。熟悉山口外地形的老民兵周大山自愿充当向导。临行前,没有壮行酒,也没有豪言壮语。林烽和老赵亲自送到“一线天”隘口的阴影里,重重握了握每个队员的手。黑暗中,只有眼神的交汇,传递着无声的信任和嘱托。
“出发!”赵铁锤低喝一声。九条黑影如同融入了夜色中的山石林木,悄无声息地滑出隘口,消失在莽莽群山的怀抱里。
小队沿着猎人小径和干涸的河床,向河口镇方向迂回前进。路途远比想象中艰难。“猴子”在前方百米探路,不时发出模仿虫鸣鸟叫的预警信号。有两次,他们几乎与日军的前出侦察哨撞个正着,全靠“山猫”提前嗅到烟味和“顺风耳”听到皮鞋踩踏碎石的声音,小队才险之又险地避开,潜伏在灌木丛或石缝中,听着日军士兵叽里呱啦的交谈声和皮靴声从头顶或身旁不远处经过,心脏都快跳到嗓子眼。
最危险的一段是穿越一道光秃秃的山梁。月光偶尔会从云缝中透出,照得山脊一片惨白。他们必须匍匐前进,利用每一块凸起的岩石做掩护。日军的巡逻队就在山梁下方的河谷大道上缓缓而行,探照灯的光柱不时扫过山脊。队员们屏住呼吸,身体紧贴地面,一寸一寸地挪动,汗水浸透了衣衫,冰冷地贴在背上。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请大家收藏:(m.2yq.org)红警之钢铁洪流从抗战到星辰大海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