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一日,北平城被罕见的热浪笼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永定河前线自昨日歼灭日军第42联队后,陷入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沉寂。连续多日的枪炮声骤然停歇,只有知了在焦黑的树干上声嘶力竭地鸣叫,更添几分烦躁。八十八军前敌指挥部里,即使深处地下掩体,也能感受到外面炙热的空气和一种无形的压力。
何志远站在观测口前,举着望远镜,久久地凝视着河对岸日军阵地的方向。镜片里,日军阵地异常安静,看不到大规模部队调动的烟尘,甚至连往常频繁起降的侦察机也少了踪影。但这种死寂,反而比猛烈的炮火更让人心悸。
“军座,侦察连报告,日军前沿阵地的哨兵数量似乎减少了,活动也远不如前几日频繁。”参谋长周卫国拿着一份刚收到的侦察报告走过来,眉头紧锁,“另外,空军侦察发现,日军第七师团在廊坊后方的营地规模扩大了不少,但具体兵力部署看不太清,他们伪装做得很好。”
何志远放下望远镜,揉了揉因缺乏睡眠而酸涩的眼睛:“事出反常必有妖。板垣和铃木都是沙场老将,绝不会因为损失一个联队就偃旗息鼓。这种平静,只能说明他们在酝酿一次更大规模的、决定性的进攻。传令各部队,尤其是前沿观察所和侦察单位,给我瞪大了眼睛,盯死对面的一举一动!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
“是!”周卫国立即记录,并补充道,“还有件事,军政部转来军统局的一份绝密情报,提示日军大本营可能向华北派遣了一支代号‘骷髅’的特种部队,擅长渗透、破坏和暗杀,让我们重点提防指挥机关和后勤枢纽的安全。”
“‘骷髅’?”何志远眼中寒光一闪,“看来鬼子是准备玩阴的了。命令警卫团,立即加强指挥部、炮兵阵地、弹药库、油料库、野战医院等所有关键部位的警戒,明哨暗哨结合,夜间口令每天更换。通知各师,团级以上指挥所必须设置备用位置,做好防渗透、防炮击、防空袭的准备。”
“明白!我马上去安排!”周卫国转身去传达命令。
何志远回到地图前,手指沿着永定河防线缓缓移动。日军会选择哪里作为主攻方向?是继续强攻122师防守的永定河大桥正面?还是利用第七师团的生力军,从侧翼的龙凤山峡谷地带寻求突破?抑或,他们会玩更大的,比如两翼牵制,中间突破?各种可能性在他脑海中飞速推演。
上午十时,何志远决定召开一次小范围的敌情分析会。 参会者除了周卫国,还有情报处长郑云峰、作战处长王海涛以及刚从133师防线视察回来的副军长李振邦。
会议在指挥部旁边一间相对安静的房间里进行。何志远开门见山:“都说说吧,对鬼子下一步的动向,有什么判断?”
副军长李振邦首先发言,他指着地图上的龙凤山区域:“军座,我昨天去133师那边看了。龙凤山一带地势相对平缓,虽然我们构筑了工事,但相比永定河天险,这里更适合日军装甲部队突击。第七师团是生力军,装备精良,铃木敬司又是个喜欢出奇制胜的家伙,我判断,他很可能会选择这里作为主攻方向。”
情报处长郑云峰补充道:“我们截获的日军无线电通讯量,第七师团方向近期明显加密且频繁,虽然内容破译困难,但这种活跃度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另外,我们安插在天津的眼线报告,近日有不明身份的、装备精良的小股日军人员抵达,行动诡秘,很可能就是军统提到的那个‘骷髅’部队。”
作战处长王海涛则从战术角度分析:“如果日军主攻龙凤山,那么正面的第五师团必然要发动强有力的伴攻,以牵制我122师和166师主力,使我们无法及时增援133师。因此,122师正面压力不会小。”
何志远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分析,手指在地图上敲击着:“综合大家的意见,日军的企图很可能是‘声东击西’。以第五师团在正面摆出强攻姿态,吸引我军注意力,其真正的杀手锏——第七师团,则从龙凤山侧翼实施致命一击。同时,以‘骷髅’特种部队进行敌后破袭,扰乱我军指挥和后勤。”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既然如此,我们就将计就计!命令!”
“一、133师刘振华部,立即加强龙凤山防线,特别是反坦克壕、雷区和机枪火力点的密度和纵深。将师属炮兵营前移,并请求军属重炮旅预先标定该区域射击诸元。”
“二、122师张汉卿部、166师董存瑞部,提高警惕,做好应对第五师团强攻的准备,但要保持机动性,随时准备抽调兵力支援龙凤山方向。”
“三、军直属装甲旅,作为总预备队,隐蔽待机,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暴露位置和实力。”
“四、警卫团、工兵旅,按计划加强要害部门防卫,设置假目标,真真假假,让鬼子的特种部队有来无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请大家收藏:(m.2yq.org)抗战:从1937开始当军长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