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剑拔弩张的争论间隙,奇妙的转变悄然发生。
当许湘云从一堆关于唐代荆楚地区物产贡赋的枯燥文献中,精准地挑出一条不起眼的记载——“江夏郡岁贡,鱼鲊(腌鱼)三十艇,尤以江鲭(青鱼)为佳”,并立刻联想到:“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里那句‘玉壶挈美酒,送别强为欢。野酌劝芳物,园蔬烹露葵’,后面是不是少了点当地硬菜?送别宴上,江夏特产鱼鲊是不是更合情理?”李沛然眼中瞬间爆发的光芒,是纯粹的欣赏和兴奋。
而当李沛然凭借对李白诗风炉火纯青的把握,从一首看似普通的《望鹦鹉洲悲祢衡》里,抽丝剥茧般分析出李白可能是在黄鹤楼上远眺鹦鹉洲怀古,进而推断其登临黄鹤楼的具体时间窗,其逻辑之严密、联想之精妙,也让许湘云暗自心惊,不得不收起几分轻视。
资料在一张张归类、质疑、辩论、确认中逐渐清晰。一个立体、鲜活的盛唐江夏城,以及那个即将踏足此地的诗仙形象,在两人时而争执、时而默契的拼凑下,一点点从故纸堆中浮现出来。
周五傍晚,最后一份资料被归入标注清晰的文件夹。巨大的资料山终于被驯服,分门别类,井然有序。窗外的夕阳将余晖洒满桌面,给那些堆叠的文件夹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
两人都累得够呛,靠在椅背上,一时无话。疲惫中,却又有种奇异的满足感在悄然滋生。
“呼……”许湘云长长舒了一口气,揉了揉酸胀的眉心,“总算……有点样子了。你这论文要是再不过,都对不起我牺牲的睡眠和脑细胞。”
李沛然难得没有反唇相讥,他看着桌上那排整齐的文件夹,眼神专注得像在凝视一件艺术品。“嗯,”他低低应了一声,忽然从背包内侧一个小心保护的夹层里,取出一件东西,轻轻放在许湘云面前,“这个……算是预付的额外酬劳。周末带着,说不定……有用。”
那是一张塑封好的、略微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的黄鹤楼,并非今日钢筋水泥的现代重建,而是更早的、清代末年的木构楼阁影像。楼体古旧斑驳,飞檐斗拱在岁月风霜中显出沧桑的弧度,沉默地矗立在蛇山头,背景是莽苍的长江和隐约的帆影。照片一角,还用极细的钢笔字标注着拍摄时间和地点,字迹有些模糊了。
照片传递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甸甸的历史感。许湘云小心翼翼地拿起它,指尖拂过冰冷的塑封表面,仿佛能透过影像,触摸到百年前楼阁木柱的纹理,感受到江风的浩荡。
“这是……”
“家里老人留下的,据说是民国初年翻拍的老底片。”李沛然的声音很平静,“看看百年前它的样子,或许……更能接近李白眼中那座‘矶头’上的楼。”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暮色,“周末,我们去找找看。看看那些诗里写的‘晴川’、‘芳草’,还有‘烟波江上’,到底藏着什么,能让李白都为之搁笔。”
许湘云凝视着照片里那座沉默的古楼,一种奇异的悸动悄然爬上心头。那不仅仅是对一座历史建筑的向往,更像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呼唤。两天来梳理的李白行迹、江夏风物、黄鹤楼传说……无数信息碎片在此刻被这张老照片瞬间激活,在她脑海中盘旋飞舞。
“好。”她将照片紧紧握在手心,那微凉的触感似乎带着某种沉甸甸的承诺,“周末,黄鹤楼见。”
暮色四合,图书馆的灯光次第亮起。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