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诗会请柬》
"啪!"
一张洒金笺拍在榆木案几上,震得茶盏里的菊花打着旋儿沉底。许湘云指尖还沾着茱萸粉,在淡黄色纸面上按出个橙红色的指印。
"县丞大人的诗会请柬?"李沛然捏着请柬一角拎起来,像是拎着什么烫手山芋,"该不会是送错了吧?"
湘云一把抢回来,指着末尾朱砂小楷:"明明白白写着'恭请楚湘阁许李二位先生'!"她鼻尖上的雀斑在油灯下跳跃,活像撒了一把炒熟的芝麻。
窗外暮色四合,江夏城华灯初上。楚湘阁后院里,两个穿越者对着这张突如其来的请柬大眼瞪小眼。三个月前他们还在武大校园里为楚文化课作业发愁,现在居然要参加唐代县级官方诗会——这跨度比长江还宽。
"有问题。"沛然突然压低声音,手指在请柬边缘摩挲,"你看这个暗纹。"
湘云凑近,闻到纸笺上淡淡的沉香味。在"以文会友"四个大字下方,若隐若现的云纹里藏着个极小的"崔"字。
"崔明远?"她嗓子眼发紧。那个总找麻烦的纨绔子弟阴魂不散,上次砸摊不成,现在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沛然没答话。他转身从柜台下掏出个粗布包袱,哗啦啦倒出一堆铜钱。在湘云疑惑的目光中,他挑出三枚开元通宝,排成三角形压在请柬上。
"你干嘛?"
"唐代的'三才阵'。"沛然手指轻点铜钱,"天、地、人各占一位。若是凶卦,地钱会..."
话音未落,最下方的铜钱突然"咔"地裂成两半。
湘云倒吸一口凉气。她看着沛然瞬间惨白的脸色,突然笑出声:"李大仙,你历史系还选修算命?"
"《唐代民俗研究》选修课..."沛然尴尬地清了清嗓子,"重点是这请柬肯定有诈!崔家是江夏大族,县丞..."
"管他什么诈!"湘云"唰"地抖开请柬,眼睛亮得像偷到油的小老鼠,"这可是正经诗会!说不定能打听到李白消息!"她突然压低声音,"再说...你不想看看唐代诗会到底什么样?"
沛然喉结动了动。湘云知道他抵抗不了这种诱惑——就像在武大图书馆发现珍本时的表情。果然,他转身从床板下抽出一本手订册子,封皮上歪歪扭扭写着《唐代社交避雷指南》。
"距离诗会还有两天。"沛然舔了舔毛笔尖,在纸上划拉起来,"得恶补三项内容:诗律、避讳、酒令。"
湘云已经翻出他们唯一的细麻布袍子往身上比划:"你说我梳双鬟髻还是堕马髻?"见沛然瞪她,忙举手投降,"知道知道,先背诗律——平仄平仄平平仄?"
"错!"沛然扶额,"七言诗二四六字平仄必须分明..."他突然顿住,狐疑地打量湘云,"你该不会打算背《唐诗三百首》蒙混过关吧?"
湘云眨眨眼,从袖袋里摸出个小本子。沛然凑近一看,差点背过气去——密密麻麻全是简体字记录的李白杜甫名篇,还贴心标注了创作年份。
"你疯了?!"沛然一把抢过本子,"要是被人发现这些'未来诗'..."
"所以我只记了李白已经写出来的!"湘云跳起来抢,"《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都是他青年时期的!"
两人在狭窄的厢房里你争我夺,撞翻了矮凳,惊得窗外老槐树上的乌鸦"嘎"地一声飞走。最后本子"刺啦"裂成两半,湘云抓着有封皮的那半,得意洋洋地晃。
沛然突然泄了气。他蹲下身一片片捡碎纸,声音闷闷的:"你知道我最怕什么吗?不是背不出诗,是背得太好。"
湘云愣住。
"我们现代人读的是千年淬炼的精华。"沛然指尖摩挲着纸片上"明月出天山"几个字,"随便拎出一首,都是古人一辈子琢磨不出的神品。要是不小心..."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二更天了,油灯芯"啪"地爆了个灯花。
湘云慢慢蹲下来,突然用湖南话哼起小调:"平平仄,仄仄平,西瓜皮当锅盖..."见沛然瞪眼,她理直气壮,"我编的平仄顺口溜啊!要不要学?"
沛然嘴角抽了抽,最终没忍住笑出声。他抓过湘云手里的半本册子,在空白处刷刷写下"避讳字清单",嘴里却跟着哼:"西瓜皮当锅盖..."
后半夜的油灯下,两个脑袋越凑越近。沛然用炭笔在墙上画格律表,湘云把《切韵》编成rap。当鸡叫头遍时,湘云突然捅了捅打瞌睡的沛然:"你说县丞为什么请我们?"
沛然一个激灵清醒过来。晨光微熹中,他摸出请柬又看了一遍,突然指着日期:"这天是..."
"上巳节后三日!"湘云跳起来,"《论语》里'暮春者,春服既成'那个!"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脱口而出:"曲水流觞!"
沛然猛地攥紧请柬。在唐代,能被邀请参加上巳诗会,意味着他们终于被认可为"文人"——而不只是卖辣菜的小贩。这个认知让他手心发烫,比当初收到武大录取通知书还激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