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听雨轩暗流涌动》
清晨的“楚湘阁”刚卸下门板,蒸笼里莲藕排骨汤的鲜香才氤氲开,几个皂衣衙役便铁塔般堵住了店门,佩刀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领头那人皮笑肉不笑地抖开一张盖着朱红大印的公文:“县丞大人有令!有人首告尔等售卖‘不洁妖食’,即刻查封待查!闲杂人等,速速退散!”
门外排队等着尝鲜“剁椒鱼头”的食客顿时炸了锅,嗡嗡议论声四起。许湘云端着刚出锅的鱼头愣在灶间,红油汤汁差点泼到衣襟上。李沛然一步上前,将湘云挡在身后,目光锐利地扫过那张公文:“敢问差爷,是何人首告?所售何物不洁?可有凭证?”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压住了场中骚动。
“凭证?”领头衙役冷笑,下巴朝店里一扬,“这满屋的怪诞气味,街坊四邻皆可作证!再有不服,枷锁伺候!”他身后的衙役作势就要往里冲。
“慢!”沛然沉声喝止,猛地抓起案板上银筷,闪电般探入湘云手中那盘红艳诱人的剁椒鱼头里,又飞快夹起一块鱼肉,在众目睽睽之下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咽下,动作行云流水。他眼神坦荡地迎向衙役:“差爷请看,可有不妥?小店开门迎客,光明正大。若真有问题,在下第一个跑不了。”他又朝门外食客团团一揖,“今日所有吃食,我李沛然愿先尝!若有半点不适,甘愿领罪!”
门外一阵低低的喝彩。那衙役脸色青白变幻,没料到沛然如此硬气。他凶狠地瞪了沛然一眼,终究不敢在众目睽睽下硬来,只得撂下狠话:“牙尖嘴利!查封令已下,三日内不得营业!若敢违抗,大牢里说话!”说罢,衙役们粗暴地将一张盖着官印的封条交叉拍在门板上,扬长而去。
“砰!”一只粗陶碗被许湘云重重顿在案上,碗里的热干面汤汁四溅,“姓崔的!绝对是那个崔明远!砸摊子不成,就勾结官府使这下三滥的阴招!”她气得脸颊绯红,像只炸毛的猫。
沛然没说话,指尖沾着茶水,在油腻的木桌上反复划着“崔明远”三个字,墨色的水痕深深浅浅。他脑中飞快闪过自“楚湘阁”开张以来的种种细节:最初砸摊时崔明远眼中的怨毒,茶楼里文人雅集时他身边小厮鬼祟的身影,甚至昨日午后,那个在巷口探头探脑、衣着却不像普通贫民的半大孩子……碎片般的线索在不安中渐渐拼凑。
“湘云,”沛然猛地抬头,眼神锐利如刀,“昨夜最后那几碗莲藕汤,是你亲自送出去的吗?”
“当然!我……”湘云话到一半,突然顿住,脸色微变,“等等!最后那两碗,是柳莺儿姑娘遣她的丫鬟小环来取的,说是嗓子不爽利,想喝点润的……当时灶上正忙,我就指给她看煨着汤的瓦罐,她自己盛的……难道?”
“柳莺儿?”沛然眉头紧锁。这位新晋的花魁娘子因湘云改编的《山鬼》一举成名,平日对“楚湘阁”多有照拂,似乎并无嫌疑。但她的丫鬟……沛然霍然起身:“走,去张翁茶楼!”
晌午的茶楼人声鼎沸,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前朝传奇。沛然和湘云坐在角落,面前一壶粗茶早已凉透。沛然的目光鹰隼般扫过喧嚣的大堂,最终定格在二楼临窗的雅间“听雨轩”——竹帘半卷,能清晰看见县丞钱守义那身显眼的青绸圆领袍,而坐在他对面,正殷勤斟酒的,赫然是崔明远的心腹管家崔福!两人言笑晏晏,钱县丞甚至亲昵地拍了拍崔福的肩膀。
“果然蛇鼠一窝!”湘云恨得指甲掐进掌心。
“别急,”沛然按住她的手,声音压得极低,“看崔福身后。”雅间角落阴影里,肃立着一个身形彪悍的灰衣汉子,腰间鼓鼓囊囊,绝非善类。沛然的心沉了下去,崔明远这是下了血本,连豢养的私兵都动用了,看来不仅是打压,更有赶尽杀绝之意。
“我们怎么办?”湘云的声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衙门里没人,他们真要捏死我们,就像捏死蚂蚁!”
沛然目光灼灼,盯着钱县丞那张看似儒雅实则油滑的脸:“蚂蚁也有蚂蚁的路。县衙的路堵死了,我们就走茶楼的路——找张翁!”
张翁听罢沛然条理清晰的陈述,枯瘦的手指在紫砂壶上缓缓摩挲,浑浊的老眼望向窗外鳞次栉比的屋顶,沉默良久。茶室里只有炭炉上水将沸未沸的轻响。
“钱守义啊……”老人终于开口,声音像被岁月磨砺过的砂纸,“进士出身,却困在这江夏小县多年,求的是什么?一个‘升’子罢了。崔家世代盘踞于此,树大根深,家财万贯,于他而言,是能助其攀援的‘梯子’。”他啜了口茶,目光转向沛然,“而你们,两个来历不明却搅动风云的外乡人,在他眼里,是可能绊倒他的‘石子’。”
沛然脊背挺直:“石子虽小,亦可硌脚。求张翁指条明路。”
张翁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强龙不压地头蛇,但地头蛇也怕……天上的鹰。”他蘸着茶水,在桌面上写下一个名字:“王主簿”。“此人掌刑名钱粮,是钱守义的副手,为人耿介,与其……素有龃龉。”他顿了顿,声音更低,“王主簿的独子,前些日子似乎染了怪疾,遍请名医无效,正在家中愁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