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启程洞庭》
江夏城的码头上,晨雾如纱,笼罩着桅杆林立的船只和喧嚣的人群。离别的气息混杂着江水淡淡的腥味,弥漫在空气里。许湘云深吸一口气,试图将这份属于唐代荆楚大地的清晨深深烙印在记忆里,尽管她的胃正因为即将到来的长途旅行而微微抽搐。
“当真不再多留几日?李公子的诗才,老夫尚未请教够啊!”茶楼张翁拉着李沛然的手,语气满是不舍。这几日的相处,这位性情豁达的老者已将他们视若子侄。
李沛然笑着回握张翁的手,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不远处正与歌妓柳莺儿话别的许湘云。柳莺儿眼角微红,将一支素雅的银簪插入湘云发间,低声说着什么,湘云则用力点头,脸上是既兴奋又难掩离愁的神色。
“张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李白清朗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他今日换了一身便于远行的青灰色胡服,更显身姿挺拔,腰间依旧挂着那个硕大的酒葫芦,意态潇洒不羁,“洞庭烟波、巴陵胜景,皆在召唤吾等。再者,”他促狭地眨了眨眼,压低声音对张翁道,“再留下去,你这茶楼的酒怕是都要被我那新收的徒弟二人组蹭光了。”
李沛然闻言,耳根微热,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这几日为了庆祝拜师和饯行,确实没少拉着先生痛饮——虽然大部分时间是他和湘云看着李白豪饮,然后努力把醉醺醺的诗仙扶回客房。
湘云走过来,眼眶也有些红,却努力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张翁,莺儿姐姐,你们保重!等我们跟着先生游历归来,再回江夏看你们!”
最终告别的话语说尽,行李也被船工搬上了那艘租来的中型客船。此行他们将先乘船溯江而上,经赤壁、过洪湖,直抵岳阳,之后再视情况决定陆路或是换乘更小的船只深入洞庭湖区域。
船离江岸,顺流而下了一段后,便开始借助风势人力,艰难地逆流西进。两岸青山缓缓后移,江风猎猎,吹得衣袂翻飞。
李白立于船头,迎风而立,似乎正在酝酿诗句。李沛然则抓紧时间,拿出他那本宝贝笔记本和一支快要用完的碳素笔(这是他严格规定每日最多写三行日记才省下来的),记录着沿途的地名与风物,试图与记忆中的地图对应。
唯有许湘云,最初的兴奋劲过去后,脸色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白。
“唔……”她捂住嘴,强忍着胃里的翻江倒海,“这船……怎么比过山车还晃……”
李沛然合上笔记本,无奈地看她一眼:“唐代的船,你还指望有陀螺仪稳定系统吗?早让你吃颗晕船药再上船的。”他指的是他们穿越时包里仅剩的几片备用药。
“谁、谁知道这么晕……”湘云有气无力地反驳,“而且那药过期了,我怕吃了直接穿越回……呃……更早的年代……”话未说完,又是一阵干呕。
李白回过头,见状哈哈大笑:“云丫头这般可不成。我辈江湖之人,舟车劳顿乃是常事。来,尝一口这个!”说着,将酒葫芦递过来。
湘云闻到那浓烈的酒气,差点直接吐出来,连连摆手。
沛然叹了口气,从随身小包里翻出一小块生姜:“喏,含着,会好点。老祖宗的智慧。”这是他们昨日特意在集市上买的。
湘云感激地接过,塞进嘴里,辛辣的味道稍微压下了些许恶心。
航行枯燥,午后,船在一处小渡口稍作停靠,补充淡水。岸上有马贩牵着几匹驮马正在休息。湘云眼睛一亮,突然扯了扯沛然的袖子:“沛然,你看!骑马是不是比坐船舒服点?而且多帅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沛然瞥了一眼那些看起来并不十分温顺的马匹,挑了挑眉:“理论上是的。但实际上,我建议你先把晕船克服了再考虑‘马术’这种高难度技能。”
“小看我!”湘云的好胜心被激了起来,“我小时候在公园骑过拍照的马!不就是坐上去抓紧嘛!先生!”她转头看向正饶有兴致看着他们的李白,“我们接下来路程,能不能试试骑马?”
李白捋须笑道:“善!骑马观景,别有一番风味。沛然,你以为如何?”
李沛然看着湘云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不忍打击,只好道:“若能找到温顺的马匹,倒也无妨。只是……”他话还没说完,湘云已经欢呼起来。
在下一个稍大的镇甸,李白果真雇了两匹看起来还算老实的代步马匹,一匹棕黄,一匹灰白。船资预付了大部分,船主乐意在此等待他们几日,或是他们之后可自行搭乘其他船只。
李沛然以前在大学社团学过几节马术课,虽然生疏,但至少知道基本要领。他小心翼翼地翻身上了那匹灰马,动作略显僵硬,但还算稳当。
轮到许湘云。她学着沛然的样子,左脚踩住马镫,双手抓住鞍桥,嘴里还念念有词:“嘿咻!上去!”然后猛地一用力——结果用力过猛,身体是爬了上去,右腿却甩了半天没够到另一侧的马镫,整个人像只树袋熊一样趴在了马背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