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裹挟着水汽,吹散了夏末的最后一丝黏腻。黄鹤矶头,人群熙攘,喧嚣声却仿佛在某个中心点骤然消退。李青玄倚着朱红的栏杆,目光死死锁在不远处那个凭栏远眺的身影上,心脏擂鼓般狂跳,几乎要撞碎胸骨。
青衫落拓,酒葫芦悬于腰间,虽只是侧影,但那睥睨随性的气度,除了谪仙人李白,还能有谁?
穿越至此已有月余,李青玄从最初的惶惑到逐渐适应这盛唐的烟火气,心底却始终埋着一簇火苗——亲眼见一见那些曾在课本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而李白,无疑是星空中最亮的那一颗。他设想过无数次相遇的场景,却万万没料到,会是在这般情境下。
只见李白仰头灌了一口酒,目光投向壁上那墨迹淋漓的《黄鹤楼》诗,笔势雄健,正是崔颢手笔。他凝望片刻,口中似在低吟,随即,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那握着毛笔的手,竟缓缓垂下,将笔搁回了笔架上。
就是这一刻!
历史的记载与眼前的现实轰然重合!李白因崔颢题诗而搁笔的千古佳话,正在他眼前真实上演!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几乎是本能驱使,李青玄一步踏前,穿越了那无形的人群隔膜,朗声开口,声音因激动而带着微不可察的颤音:
“阁下可是青莲居士?晚生冒昧,窃以为,崔司勋此诗虽妙,尽道黄鹤仙踪、晴川草木,却终究……少了一分吞天吐地的豪情,与勘破世情的旷达!”
话音落下,周遭仿佛静了一瞬。
几个原本也在欣赏题诗的文人讶然转头,看向这个衣着普通、口气却不小的年轻人。竟敢在诗仙面前点评前人名作?还如此直指其“不足”?
李白蓦然回首。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并非想象中的狂放不羁,而是清澈、深邃,带着一丝被酒意与世事浸染过的沧桑,此刻正锐利地投注在李青玄脸上,带着审视,也带着几分被打断思绪后的不悦与好奇。
“哦?”李白眉梢微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葫芦,“吞天吐地?勘破世情?少年人,口气不小。崔颢此诗,气象已然雄浑,格律精严,情韵悠长,天下文人墨客至此,无不叹服。你且说说,何谓豪情,何谓旷达?”
压力如山般袭来。李青玄能感觉到后背瞬间渗出的冷汗。他知道,这是第一步,若不能言之有物,立刻便会沦为笑柄。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脑中飞速掠过那些滚瓜烂熟的诗句。
“崔诗怀古伤今,乡愁郁结,自是佳作。然,”他顿了顿,目光迎向李白,“若论豪情,当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慨!若论旷达,当具‘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之态!天地为我庐,万物为逆旅,岂能囿于一地之景、一己之愁?”
他刻意隐去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等过于标志性的句子,只撷取《将进酒》中相对概括却又气势磅礴的意象。然而,这已足够。
李白眼中骤然爆出一团精光!他身体微微前倾,脸上那点漫不经心的醉意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遇到绝佳下酒菜般的兴奋。
“黄河之水天上来……人生得意须尽欢……”他低声重复着,每一个字都像是在齿间咀嚼品味,“妙!妙极!好一个奔流到海,好一个莫使金樽空对月!小子,此言深得我心!来,满饮此杯,与某细说!”
说着,竟解下腰间的酒葫芦,不由分说地塞到李青玄手中。
冰凉的葫芦触感让李青玄一个激灵。与李白共饮?这简直是梦里都不敢想的情景。他接过葫芦,学着李白的样子仰头灌了一口。辛辣的液体划过喉咙,带来灼烧感的同时,也奇异地平复了他狂跳的心。
几口酒下肚,气氛松弛了不少。李白拉着李青玄,就在这黄鹤楼前的石阶上随意坐下,毫不顾忌世俗眼光。
“适才听你所言,绝非寻常腐儒之见。观你年纪轻轻,何以对世事有如此洞察?”李白目光灼灼,问题直指核心。
李青玄心念电转,知道绝不能露怯,也不能如实相告。他斟酌着词句,沿用之前想好的说辞:“晚生自幼漂泊,偶得异人传授,读过些离经叛道之书,也惯于胡思乱想。窃以为,诗者,心声也。若心中自有乾坤朗月,笔下便不该只有秋叶寒江。”
“心中自有乾坤朗月……”李白抚掌大笑,“说得好!比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老雕虫强多了!来,你看这江水,”他指向脚下奔流不息的长江,“自古文人见此,多言‘逝者如斯’,伤春悲秋。在你眼中,又是何等光景?”
这是考校,也是引导。
李青玄凝望那浑浊翻涌的江流,现代地理知识与他此刻澎湃的心潮交织。他沉声道:“江水东去,固然是时光流逝之叹。然,晚生更觉此水如龙,自雪山而来,劈开峻岭,涤荡平原,汇聚千溪,终成浩荡之势,直奔东海。其间有多少险滩暗礁,便有多少壮阔波澜!这非是哀叹,这是征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