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努力搜刮着记忆里所有关于李白诗歌的意象和风格,试图为他搭建一个思维的跳板:“先生可以想象,您不是在此地仰望古人,凭吊往昔,而是与这江水、这长风、这云霞合为一体!您可御风而行,可上天揽月,可与仙人共饮!眼前的实景——这船、这山、这鸟,都可成为您腾飞的起点,而非终点。诗,不应是现实的描摹,而应是心魂的飞翔!是打破这眼前局限,在精神世界里重构乾坤!”
我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说出了最后,也是我认为最关键的引导:“先生,您的笔,不应为记录一座楼而停,应为描绘您心中的整个宇宙而动!”
“轰!”
我话音落下的瞬间,仿佛一道惊雷在李白的脑海中炸响。他猛地站起身,衣袂在江风中猎猎作响,之前的滞涩、困惑一扫而空,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他不再看我,而是死死盯着那雾气蒸腾的江天相接之处,胸膛剧烈起伏,口中念念有词。
他猛地抓起我带来的那壶酒,却不是饮用,而是高高举起,将清冽的酒液倾泻入江!酒水如一道银线,落入浑浊的江水,激起细微的涟漪。
“拿笔来!”他一声断喝,声震四野。
船家慌忙找来笔墨。李白一把夺过,却不寻纸张,他目光扫过船舱,最终定格在那一面略显陈旧的白色船帆上!
他大步上前,以船舷为案,以江风为鼓,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破除万钧的气势!
我屏住呼吸,心脏狂跳,知道历史性的一刻或许正在发生。我悄悄凑近,只见那饱蘸浓墨的笔尖在帆布上纵横驰骋,一个个仿佛具有生命力的字符跃然而出:
“朝辞白帝彩云间……”
第一句落下,那明快的节奏,绚烂的色彩(彩云间),瞬间将崔颢诗中的空阔悠远,转向了轻快与高远。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从这里开始,就充满了动感!
他的笔没有丝毫停顿,仿佛积蓄已久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决堤的出口。墨迹淋漓,诗句如长江大河般奔涌而出: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最后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最后一笔落下,一股磅礴的、欢畅的、一泻千里的气势扑面而来,仿佛将之前所有的滞涩、所有的比较都甩在了身后,抛入了滚滚江流!这已不是单纯的写景,这是意志的胜利,是精神的翱翔!他用这首诗,完美地诠释了我刚才所说的“动”与“破空而行”!猿声在耳,却已过万重山阻,这是何等的迅疾,何等的豪情!
李白掷笔于江,再次长笑,笑声中充满了畅快与不羁,比之前更加响亮,更加肆意!
然而,就在这笑声与诗情达到顶点的时刻,异变陡生!
“嗖!”
一支黝黑的弩箭,毫无征兆地从岸边的芦苇丛中激射而出,带着凄厉的破空声,目标直指独立船头、毫无防备的李白!
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
“先生小心!”我失声惊呼,下意识地就想扑过去。
几乎是同时,一直如影子般侍立在船舱口的丹砂动了!她一直保持着警惕。只见她手腕一翻,一道银光后发先至,“铛”的一声脆响,竟是一枚铜钱精准地撞在了弩箭的箭镞之上,使其稍稍偏离了方向,“夺”的一声,深深钉入了船舷,箭尾兀自剧烈颤动!
笑声戛然而止。
李白缓缓转身,看向那支弩箭,脸上并无太多惊惧,反而眯起了眼睛,眸中闪过一丝冷冽如剑锋般的光芒。他望向我,又看了看一脸戒备的丹砂,最后目光落在那惊魂未定的船夫身上。
江风依旧,但气氛已从方才的诗情画意,瞬间降至冰点,充满了肃杀与未知的危险。
是谁?为何要刺杀李白?是冲着他来的,还是……因为我这个“后世来客”的出现,引发了不可预知的变故?
巨大的悬念,如同江上骤然升起的浓雾,瞬间笼罩了我们这艘小小的客船。
喜欢黄鹤楼情缘请大家收藏:(m.2yq.org)黄鹤楼情缘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