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的入口在藏书阁西北角一尊不起眼的紫檀木孔子像后。随着建文帝朱允炆颤抖的手指按动雕像基座一处暗榫,一阵几不可闻的机括轻响,地面竟悄无声息地滑开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缺口,一股混合着陈年墨香、尘土和阴凉潮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快下去!”罗子建压低声音催促,警惕地回望了一眼藏书阁紧闭的大门。门外,隐约传来东厂番役杂沓的脚步声和呵斥声,正在逐寸搜查书院,越来越近。
张一斌二话不说,第一个侧身钻入,迅速打开手机手电筒向下探照:“有石阶,安全!”欧阳菲菲紧跟着建文帝,陈文昌断后。当他最后一个滑入地道,头顶的入口再次无声闭合,将外界的一切喧嚣瞬间隔绝,只剩下地底令人窒息的寂静和彼此急促的心跳。
“好险……”欧阳菲菲抚着胸口,喘息未定。手机冷白的光束划破黑暗,照亮了脚下打磨平整的石阶和两侧冰凉的石壁。空气虽然滞涩,却并无憋闷之感,显然设计有巧妙的通风系统。
“此乃书院历代山长口口相传的秘道,始建于宋,本为避兵祸或储藏紧要典籍所用,”建文帝的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带着回音,低沉而沙哑,“朕……我当年仓皇出逃,得忠义之士相助,曾在此暂避数日,方知此间奥秘。碧云剑所藏之处,尚在前方深处。”
一行人沿着陡峭的石阶小心下行约十余米,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颇为宽敞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石桌,四周散落着几个石凳,角落甚至还有一口早已干涸的石井。壁上并非全然光秃,竟嵌着几块微微反光的萤石,提供着极其微弱、却足以让眼睛逐渐适应黑暗的光亮,显露出人工开凿的精细痕迹。
然而,通往更深处的道路却被一扇巨大的青铜门挡住了去路。门上并无常见的门环锁孔,反而布满了繁复异常的浮雕纹样,中心处是一个太极阴阳鱼的图案,周围环绕着八卦符号,更有许多难以名状的机括凸起和滑槽,结构精密复杂,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和不容侵犯的神秘。
“就是这里了。”建文帝停下脚步,目光凝重的望向青铜巨门,“此门机关乃墨家遗术与阴阳五行相结合,奥妙无穷,当年我也仅是知晓入口,却从未能进入其后的核心秘藏。据那位忠士所言,欲开此门,非力能破,需循其理,或…需有缘法。”他的眉头紧锁,显然对此门的开启之法也知之不详。
东厂的人随时可能发现入口,时间紧迫!
“让我试试!”张一斌自告奋勇上前。他先是尝试用力推了推,青铜门纹丝不动,连一丝声响都欠奉。他又仔细检查门上的凸起和滑槽,试图找出规律。“这看起来像是一种复杂的机械密码锁,这些滑块或许可以移动……”
他尝试着推动几个看似关键的机构,但那些部件要么坚固异常,难以撼动,要么移动后引发门内部传来轻微的咔哒声,似乎触动了某种防御机制,吓得他赶紧缩手,生怕引动什么致命的暗器。
“不行,完全找不到头绪,这设计太古老太复杂了,根本不像现代的锁具。”张一斌懊恼地挠头,他的跆拳道和现代开锁技巧在这凝聚了古代最高智慧的机关术面前,似乎有些无从下手。
“需循其理……”欧阳菲菲喃喃自语,目光却被青铜门一侧石壁上的几幅铭文和图案吸引了。她凑近细看,发现那是几首刻上去的诗词以及一些星象图谱,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和线条都有些模糊,但依稀可辨。
“等一下,”她忽然灵光一闪,掏出手机(幸好进入地道前大家都默契地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打开拍照功能,调整到最高清晰度,对着那些铭文和图案连拍数张,“光线太暗,肉眼看不清楚,这样拍下来放大看细节。”
接着,她熟练地点开手机上的一个图片编辑APP,运用锐化、对比度调整等功能,将模糊的铭文处理得清晰了不少。“你们看,”她将手机屏幕展示给众人,“这几首诗里,反复提到了‘庚金’、‘离火’、‘癸水’这些五行术语,还有这几处星图,标注的星辰位置很奇特……”
建文帝凑近一看,面露惊异:“姑娘竟识得此道?这些确是依据五行生克与星象排布所设的提示!只是其中玄机,甚为难解……”
“唔,有点像解谜游戏。”欧阳菲菲双眼放光,仿佛找到了熟悉的领域,“不是靠蛮力,而是需要解码。把这些五行符号和门上的八卦方位对应起来……庚金对应兑卦,位在西;离火自然是离卦,在南;癸水对应坎卦,在北……”
她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用手指虚点着青铜门上对应的区域:“那么开启的顺序可能就是……依次触动西方、南方、北方这几个特定卦象下的机括?”她的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但思路却清晰了起来。这简直就像是在玩一个大型实景密室逃脱,只不过用的不是淘宝买来的道具,而是几百年前的古物,赌注是所有人的性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