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御前斗技与仙器疑云
郑和船队那面巨大的“郑”字帅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然而,更让人心悸的是那面悄然出现的、绣着狰狞巨龙的玄黑色旌旗——天子龙纛!朱棣,这位刚刚通过“靖难”夺得天下的永乐大帝,竟如幽灵般亲临这江西腹地,此刻,他锐利如鹰隼的目光,正穿过人群,牢牢锁定了欧阳菲菲手中那面仍残留着余音的小小“仙镜”。
场面瞬间凝固。所有兵士,包括吴老二率领的东厂番子,齐刷刷跪倒一片,山呼“万岁”。张一斌四人组僵在原地,是跪是站都显得不合时宜,巨大的威压让他们脊背发凉。建文帝朱允炆早已被郑和亲兵巧妙地护送至船舱隐蔽处,避免了叔侄此刻便刀兵相见的绝境。
朱棣并未理会跪拜的众人,他迈着沉稳的步伐,径直走到欧阳菲菲面前,视线从未离开过那部智能手机。他没有暴怒,反而带着一种探究的好奇,伸出了手:“此乃何物?竟能摄人魂魄于方寸之间,奏异域之音?呈上来朕一观。”
欧阳菲菲心脏狂跳,求助地看向郑和。郑和微微颔首,示意她暂且顺从。她只得双手微颤地将手机递上。朱棣拿在手中,反复摩挲着光洁的玻璃屏幕和金属边框,眼中闪过惊叹与疑虑。他生于马上得天下,见过的奇珍异宝无数,却从未见过如此精致、功能如此诡奇的物件。
“陛下,”郑和适时开口,语气恭敬,“此物乃这几位海外奇人所有,似有记录影像、沟通远方之能,方才臣所见,实乃惊人。或可称之为‘留影传音宝鉴’。” 他巧妙地将现代物品冠以古代能理解的名号,并暗中为四人组铺垫了“海外奇人”的身份。
朱棣哼了一声,不置可否,手指无意中触碰到侧键,屏幕突然亮起,锁屏界面是一张四人组在现代社会的合影,色彩鲜艳,笑容灿烂。这突如其来的“画面”让这位见惯风浪的帝王也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周围侍卫更是瞬间刀剑出鞘,如临大敌。
“陛下勿惊!”陈文昌急中生智,连忙解释道,“此乃……此宝鉴自动护主显现的‘祥瑞图’,预示陛下乃真龙天子,四海升平!”他这马屁拍得生硬,却暂时缓解了紧张气氛。
朱棣目光深沉地扫过四人,最后定格在身材健硕、气质与众不同的张一斌身上:“尔等自称来自海外,有何凭证?莫非是朕那好侄儿寻来的江湖术士?”
压力给到了张一斌。他知道,此刻任何一丝犹豫都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他深吸一口气,模仿着古装剧里的礼仪,抱拳道:“回陛下,草民等远渡重洋,家乡技艺粗浅,恐难入陛下法眼。若陛下不弃,愿与这位将军切磋一二,以证并非中原路数。”他指向的是郑和身边一名身材魁梧、目光炯炯的贴身侍卫,显然是高手。
朱棣嘴角勾起一丝兴趣,准了。
空地被清除。张一斌脱掉外套,露出里面便于活动的现代运动T恤,更显精神。那侍卫抱拳行礼后,便摆出标准的明代军中搏杀架势,沉稳狠辣。张一斌则拉开跆拳道的格斗式,高抬腿,步伐灵活跳动。这迥异的起手式立刻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
侍卫率先发动攻击,拳风刚猛。张一斌却不硬接,利用侧滑步和快速的旋身踢扰敌。他的动作迅捷、腿法凌厉,高位的横踢、下劈频频使出,与侍卫大开大合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几个回合后,张一斌看准机会,一记漂亮的360度旋风踢,脚尖在即将击中侍卫面门时猛地停住,带起的风压拂动了对方的发梢。点到为止。
全场寂静,随即响起低低的惊叹。这种以腿法为主、观赏性极强的格斗术,在当时的中原确属罕见。朱棣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疑心并未完全消除:“技法奇特,似是而非。尔等口音虽怪,却仍像大明子民。”
这时,罗子建上前一步,用一口流利的闽南语说道:“陛下明鉴,吾等自幼漂泊,四海为家,口音混杂实属正常。南洋诸岛,物产风貌,与中原大不相同哩!”他刻意夹杂了几句似是而非的“南洋”词汇,配合他因攀岩而晒得黝黑的皮肤,倒真有几分南洋浪子的模样。
朱棣征询地看向郑和,郑和下西洋多次,接触过南洋人士,他沉吟片刻,点头道:“陛下,此子口音,确与吕宋一带土语有几分相似。” 这一下,朱棣的疑虑又减了三分。
然而,永乐大帝的多疑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不再纠结于身份,而是将注意力转回了“仙器”上。他把玩着手机,突然问道:“既然尔等来自海外,精通奇技淫巧,可知晓‘天狗食月’?下次天象异变在何时?朕欲观之,尔等可能为朕‘召唤’一次?”
这是一个致命的试探!预言天象在古代是钦天监的职责,说错了是欺君之罪,若真能“召唤”,那更是坐实了妖术惑众的罪名。
四人心中叫苦不迭,手机虽然有天文软件,但精确预报几百年前的天象且实时“召唤”,根本是天方夜谭。冷汗从陈文昌额角滑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