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的风吹过“鬼市”高悬的灯笼,将光影搅得一片混沌。陈文昌猛地攥紧手中那枚刚刚用罗盘换来的青铜钥匙,指尖冰凉。钥匙触骨的寒意未散,摊主那句带着湘西土腔的低语,却如同惊雷,在他耳边反复炸响:
“客官,你要找的碧云剑,‘回春堂’不卖,只‘赏’。能不能得到它,看你有没有命,活着走出今晚的‘赏珍会’。”
“赏珍会?”罗子建凑过来,眉头拧成了疙瘩,“听起来比我们学校元旦汇演还正经点。”
“正经?”张一斌冷笑一声,下意识摸了摸腰间,才想起他那套跆拳道服早不知丢在哪个时空了,“这地方连空气都飘着蒙汗药和土腥味,能有什么正经拍卖会?我看是‘销赃会’还差不多。”
欧阳菲菲没理会男伴们的斗嘴,她的目光穿透憧憧人影,落在远处一栋飞檐翘角、灯火通明的三层木楼上——“回春堂”。与周围喧嚣混乱的地摊不同,它静默地矗立在鬼市的尽头,门庭若市,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森严。进出的客人皆衣着体面,非富即贵,但神色间都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谨慎,乃至……狂热。
“目标确认,‘回春堂’。”她低声说,语气是惯常的冷静,“情报显示,碧云剑是今晚的压轴拍品。但规矩古怪,不竞金银,只‘赏’机缘。”
“机缘?”罗子建咂咂嘴,“听起来就像游戏里那种不看你等级装备,全凭运气接的隐藏任务。”陈文昌将青铜钥匙摊在掌心,钥匙造型古朴,尾部雕刻着繁复的云纹,隐隐与碧云剑的传说相合。“这就是‘门票’。那摊主说,持有此物,方有资格入内。他还暗示,拍卖会上……可能有‘僵尸’案的幕后黑手。”
此言一出,气氛瞬间凝重。连日来经历的诡异中毒事件、湘西赶尸人的秘密、当地医巫之间剑拔弩张的冲突,像一张无形的大网,而碧云剑,似乎是唯一能斩开迷局的利刃。
四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无需多言,默契地混入人流,向“回春堂”走去。陈文昌走在最前,努力让自己的步态显得从容,脑海中却飞速盘算着可能遇到的风水阵法。张一斌落后半个身位,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身体微微绷紧,处于随时可以发动攻击的状态。罗子建则好奇地东张西望,对这座融合了明代建筑风格与隐秘江湖规则的“鬼市”充满了探究欲。欧阳菲菲走在最后,手指在袖中无意识地捻动,仿佛虚握着一支不存在的笔,模拟着施针的手法——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
出示青铜钥匙后,守门的壮汉面无表情地侧身放行。门内并非预想中的拍卖大厅,而是一段向下的、幽深曲折的石阶。空气骤然阴冷,带着潮湿的泥土和草药混合的气味,墙壁上隔很远才有一盏油灯,光线昏黄,勉强照亮脚下。
“好家伙,直接进副本了。”罗子建小声嘀咕。陈文昌脸色微变,低声道:“此地格局‘潜龙入渊’,聚阴纳气,是典型的‘养尸地’构造。‘回春堂’以此地为拍卖场,绝非偶然。”
下行约莫三分钟,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呈现出来,穹顶高耸,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夜明珠,散发出清冷的光辉。场地中央是一个汉白玉垒砌的圆形高台,周围呈扇形分布着数十张紫檀木椅,大多已坐了人。宾客们窃窃私语,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回荡,形成一种嗡嗡的杂音。
四人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立刻感受到数道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在场的人成分复杂,有身着绸缎、环佩叮当的富商巨贾,有气息内敛、目露精光的江湖客,还有一些穿着怪异、身上散发着浓郁草药或古怪香料气味的人,显然是巫医或术士之流。
“看那边,”张一斌用眼神示意角落,“那几个穿着深蓝布袍,袖口绣着银色药杵的,是本地‘药王谷’的人,正牌郎中,跟我们有合作。他们对面的,黑袍上画着诡异符文的,是‘黑巫教’的,跟我们交过手。”医与巫,这两股在江西地界上明争暗斗的势力,此刻竟齐聚于此,为了同一把碧云剑。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忽然,入口处传来一阵骚动。一名身着锦袍、面色红润的中年胖子在一群劲装护卫的簇拥下走了进来,所到之处,不少人纷纷起身致意。“是本地知府的小舅子,钱老爷。”旁边有人低声议论,“他也来了?看来今晚有好戏看了。”
又过了一会儿,一位身形佝偻、拄着蛇头拐杖的老妪,在一个面色惨白、眼神空洞的童子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入,在最前排坐下。她周身似乎环绕着一股寒气,让邻近的宾客都不自觉地挪了挪身子。
“那是‘鬼婆’,黑巫教的长老之一,最擅用毒和驱役尸虫。”张一斌的声音压得更低。重要人物陆续登场,现场的气氛愈发紧绷。陈文昌注意到,会场几个关键的方位,都摆放着一些不起眼的石雕或铜器,看似装饰,实则暗合奇门遁甲之理,构成了一个简易的困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庐山藏宝图请大家收藏:(m.2yq.org)庐山藏宝图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