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粉划成手指大小的粗条,加上芫荽、盐、花椒、油辣椒跟苤菜根油,再放把花生碎进去。
为了吃这碗豆粉,周漾还炸了一点蒜油,最后淋上木瓜醋,黄澄澄的豆粉上裹着红彤彤的辣椒油,加上翠绿的芫荽,闻着那木瓜醋的酸香,直接让人忍不住的分泌口水。
豆粉质地细腻滑嫩且呈姜黄色,带有豌豆特殊芳香,加上放了油辣椒跟苤菜根油还有蒜油,豆粉看起来油润润的,吃上一口,酸辣开胃。
豌豆磨的多,第二天就做成了稀豆粉,与豌豆粉不同,稀豆粉的水就要多一点,煮出来没那么黏糊,而且还要吃烫的,不然冷了也会凝固。
正月二十,柱子那些可算是立好了,现下就只剩下屋顶工程了,像铺瓦这些就都是细致活了,需要有经验的几个老师傅掌舵。
先铺板瓦,再扣筒瓦,最后做屋脊,这些忙活下来,足足用了五天时间。
眨眼就正月二十五了,周漾原本想着等房子盖好了再去育红薯的,这工期看着还有点遥遥无期,索性就带着周贤武跟胡氏,三个人去干了。
周清就留在家里,帮着烧烧水,泡泡茶之类的,时间到了就张罗饭菜。
红薯种是周漾一早挑好了的,足足挑了有两天,选的都是那种大小适中,且都带着芽的。
他们这边气候宜人,不需要做啥火炕催芽之类的,就这样放着,它自己个就发芽了。
红薯上都是密密麻麻的芽口,长满了紫中带红的小芽,周漾放的时候就可小心的,怕把芽给碰掉了。
她没学过啥专业的农业知识,就是上辈子跟着爷爷奶奶种过,全靠经验。
胡氏在前面打沟,周漾就负责放红薯,这放红薯讲究一个头朝上,尾朝下,略微倾斜的排放在沟里,放好后就是周贤武来盖了。
“阿武,土别太厚了,盖住就行,盖太厚了我怕它钻不出来。”
种庄稼就这样,奇怪的很,你精心侍弄,它就娇气得很,一个不开心就死给你看,而且还是花样死法。
可地里那些,你不管它的,它又能长得很好,比如去年种过红薯那块地。
周漾去看过,长了很多的红薯芽出来,这会子刚出头没多久,有点像两瓣叶子的折耳根叶。
出得那是满地都是啊,胡氏还奇怪呢,当初这红薯可是都捡完了的,咋还能出这些呢?
周漾扒拉了几棵,最后发现,就是一些宿根,或者是小拇指粗细的那种遗漏的红薯长出来的。
她想着也不用拔,就让它长着呗,反正一时半会儿还不种大春,等它爬满了再去割,到时候谁家愿意种春薯就可以拿去种了。
挑来的红薯不够,周贤武自告奋勇,回去又背了一背篓来,而周漾就提着桶开始浇水。
种完小蔳子这一亩,剩下的就育在了离家近的那块地上,主要是浇水比较方便。
周漾观察的很仔细,每天都要去看看,隔个三四天就会浇一次水,注意着土壤的湿润。
就这样,不过七八日的功夫,家附近那块地上已经有那么两三棵红薯芽冒出土来了,她还曾翻开土看了看,里面发的芽更多。
当然,家附近这块主要是因为温度的原因,白日里阳光照得久,所以温度相对高一点,就长得快。
小蔳子那块地,有点背阴,日照不太足,所以就慢了些。
这七八日的功夫,周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就连作坊都盖好了,还搭了两个猪圈一个牛圈,就连鸡圈,那老师傅都帮忙做好了。
就砍了竹子,破成片订起来的,最后就只剩下围墙跟天井了,周春成想了想,天井打算用石块铺上,这样晒东西方便,平日里打扫也容易些,最重要的是,下雨天不会满院子泥巴。
围墙也用的石头,石头都是从自家山里挑回来的,石头缝隙之间抹上灰泥,能起到粘合作用。
小工忙着铺天井跟砌墙,几个师傅就帮着把门窗那些安好,因为活是包给他们的,顺带着把抹墙这些都给做了。
周春成满意得很,直夸几个师傅靠谱,转眼就二月份了,一直到二月初十,周家的房子可算是完工。
前前后后忙了快两个月时间,原来那间小破屋也变成了青砖大瓦房。
房子盖好了,剩下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就得自家来了,把所有屋子打扫了一遍,再把东西那些给搬进屋,东西挺多,杂七杂八的,陈春花一家也帮了把手,当然,干活自然是少不了周贤了。
搬了一天,全家人累得腰酸背痛的,就连吃饭都是随意糊弄了两口,着实是没有力气再去张罗了。
就连陈春花两口子都没留他们吃饭,就想着等暖房的时候一起请了。
周春成瘫坐在椅子上,“黍宝,赶紧算算这房子花了多少银子,还有,把他们的工钱也给算一下,人家明天就要来领工钱了。”
周家的工钱还没给,因为没来得及算,周春成跟他们说好了,统一明天过来拿。
周漾拿出了她的账本,上面写着十一个小工跟三个师傅的名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请大家收藏:(m.2yq.org)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