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高考与未来**
时间如同指间沙,在画笔的涂抹间,在公式的演算里,在兄妹间日渐默契的沉默与偶尔简短的交流中,悄然而迅速地流逝。冬去春来,春末夏初,当校园里的蝉鸣开始不知疲倦地响起,黑板角落的倒计时数字一天天无情缩减至个位数时,高三学子们人生中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高考,已兵临城下。
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城市,似乎都陷入了一种无形的、绷紧的张力之中。学校里的气氛更是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老师们反复强调着重点难点,同学们或埋头苦读,或焦躁不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味和驱风油的气息,以及一种混合了期待与恐惧的复杂情绪。
然而,在这片普遍性的焦虑浪潮中,林小雨却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
这种平静,并非源于盲目的自信或对结果的漠然。她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并非天赋异禀的学霸,知道自己基础薄弱,想要冲击顶尖学府难如登天。她的平静,来自于这近一年来,由内而外、缓慢却坚实的重塑。
她不再将高考视为决定生死、定义价值的唯一审判。它很重要,是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座桥梁,但绝非人生的终点。哥哥沈砚(林砚)用他独特的方式让她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守护珍视之物,如何在与内心“敌人”的战斗中不断超越自我。她已经在另一条更为重要的战线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她依然努力,甚至比以往更加专注。那本“捡来”的笔记早已被翻得起了毛边,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她的注解和演算痕迹。她依然会去绘画社,那里是她精神的减压阀,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里,她能找回内心的秩序与宁静。她按照自己的节奏,查漏补缺,巩固基础,不再与周围的“学霸”们比较进度,也不再因一时的模拟考失利而崩溃绝望。
心态的平稳,带来了学习效率的显着提升。她发现自己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知识点,更冷静地分析错题,甚至在面对曾经最恐惧的理科综合时,也能稳住心神,一步步推导,拿到力所能及的分数。
高考前夜,家里异常安静。李桂芳准备了清淡的晚餐,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反复叮嘱着“别紧张,好好考”。林建国沉默地坐在沙发上,目光偶尔掠过女儿平静的脸庞,眼神复杂,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家庭的破产危机因为沈砚当初那句看似无心的提醒而得以避免,这份沉重的后怕,让他们在面对女儿的人生大考时,多了几分小心翼翼,少了几分以往那种施加压力的底气。
沈砚的表现则一如既往。他没有说什么鼓励的话,只是在林小雨准备回房前,将一个东西塞进了她手里。
是一个崭新的、透明的文件袋,里面整齐地装着准考证、身份证、几只削好的2B铅笔、黑色签字笔、橡皮,甚至还有一小瓶清凉油和几颗独立包装的巧克力。
“别丢了。”他语气依旧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但准备用品的细致程度,却暴露了那份隐藏在冷硬外表下的在意。
林小雨握着那个带着哥哥体温的文件袋,重重地点了点头:“嗯。”
高考三天,天气晴好,阳光炽烈。
林小雨独自走向考场,拒绝了父母想要陪考的好意。她不需要那种额外的压力。校门口人山人海,家长们翘首以盼,考生们神色各异,紧张、兴奋、茫然……她穿过人群,心境却奇异地平和。腕间的红色棉绳手链在阳光下显得有些褪色,却依旧牢固。
走进考场,找到座位,放下透明的笔袋。铃声响起,试卷下发。她深吸一口气,如同平时每一次模拟考一样,先浏览全卷,然后从容落笔。
遇到难题,她不再像过去那样瞬间心慌意乱,而是标记出来,先完成有把握的部分;遇到看似简单的题目,她也不掉以轻心,仔细审题,规范作答。她的笔尖在答题卡上沙沙作响,大脑高速运转,却始终保持着一种清晰的冷静。偶尔抬头,看到窗外刺眼的阳光,她会想起哥哥在运动场上为她挡住视线的背影,想起那条歪歪扭扭的红绳,内心便又充满了沉静的力量。
每一场考试结束,她随着人流走出考场,面对父母欲言又止的询问,只是简单地说一句“还行”或者“正常发挥”。她不去对答案,不去参与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往往是拿起画笔,随意涂抹几笔,让紧绷的神经在色彩中缓缓松弛。
沈砚在这三天里,依旧保持着他的“常态”。没有过多的询问,没有刻意的关怀。但林小雨能感觉到,他回家的时间比平时更早了,家里的氛围,也因为他的存在,而维持着一种奇异的、令人安定的低气压。
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标志着一段漫长征程的暂时告一段落。走出考场,夏日午后的阳光依旧热烈,林小雨眯起眼,看着周围瞬间释放出各种情绪——欢呼、哭泣、拥抱、茫然——的同学们,心中却是一片澄澈的平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影帝绑定路人甲拯救系统请大家收藏:(m.2yq.org)影帝绑定路人甲拯救系统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