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山愣了一下,点头道:“认识,他经常来我废品站卖旧报纸,我对他有点印象……哦对了!他左手手腕上好像真有个疤痕,和我当年看到的那个男人很像!”
林砚和赵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陈天贵的嫌疑瞬间上升。
“您确定吗?”林砚再次确认,“陈天贵的疤痕,和您当年看到的一致?”
“错不了,”周铁山肯定地说,“有一次他来卖报纸,我看到他手腕上的疤痕,问过他怎么来的,他说是小时候玩火烫的,所以印象很深。那天晚上看到的男人,手腕上的疤痕位置和形状都差不多。”
“那您知道陈天贵当年辞职后去了哪里吗?”赵伟问道。
周铁山摇摇头:“不清楚,他辞职后就没再来过我这里,听别人说好像去了外地,但具体去哪了不知道。”
从周铁山家出来,林砚立刻驱车返回刑侦大队,召集队员开会。
“根据周铁山的证词,当年纵火案的嫌疑人很可能是仓库管理员陈天贵,”林砚将周铁山画的疤痕草图贴在黑板上,“陈天贵当年案发后突然辞职离开南州,且左手手腕有火烧疤痕,与证人描述的特征完全吻合。现在的关键,是找到陈天贵的下落。”
“我立刻调取陈天贵的档案,排查他的亲属关系,看看能不能找到他的落脚点,”赵伟主动请缨。
“苏晓,你再去一趟城东仓库旧址,”林砚看向苏晓,“虽然过去十年了,但或许能找到当年遗漏的痕迹,尤其是通风口附近,看看能不能提取到残留的煤油痕迹或指纹。”
“明白!”苏晓点头应下。
“其他人,分头排查南州及周边城市的户籍变动记录,重点查找1980年后以‘陈天贵’之名登记的人员,以及有左手手腕火烧疤痕的可疑人员,”林砚继续布置任务,“另外,联系各地公安机关,发出协查通报,全力寻找陈天贵。”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刑侦大队里一片忙碌。林砚则再次翻开父亲当年的勘查笔记,里面详细记录了仓库纵火案的现场情况:仓库内的布料几乎全部烧毁,起火点在仓库西侧的通风口附近,现场发现了少量煤油残留,但因火势过大,未能提取到有效的指纹和足迹。
父亲当年曾怀疑陈天贵,但因没有直接证据,且陈天贵突然失踪,案件才陷入僵局。如今有了周铁山的证词,加上陈天贵的疤痕特征,只要能找到他,就能真相大白。
傍晚时分,苏晓从城东仓库旧址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物证袋:“林队,仓库旧址现在已经改成了菜市场,我在当年通风口的位置下方,挖到了一块埋在土里的煤油桶残片,上面有一些模糊的划痕,技术组正在进行处理,看看能不能提取到有用的信息。”
“好,让技术组尽快出结果,”林砚说道。
这时,赵伟也匆匆跑了进来:“林队,查到了!陈天贵有个弟弟叫陈天富,现在在邻市的清河市开了一家小五金店,陈天贵当年辞职后,曾有人在清河市见过他,而且有人说,陈天富的五金店,其实是陈天贵在背后打理。”
“清河市?”林砚立刻拿起地图,“距离南州不到一百公里,我们现在就出发!”
“我和你一起去,”苏晓说道。
“好,赵伟,你留在队里,随时和技术组保持联系,有结果立刻通知我们,”林砚吩咐道。
警车连夜驶向清河市,路上,林砚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五味杂陈。十年了,父亲当年没能破获的案子,今天他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给父亲一个交代,也给受害者一个说法。
凌晨一点,林砚和苏晓抵达清河市,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找到了陈天富的五金店。五金店位于清河市的老街区,已经关门停业。通过当地民警了解到,陈天富平时住在五金店二楼,陈天贵偶尔会来店里帮忙,但最近几天没见过他。
林砚决定在五金店附近蹲守。天刚蒙蒙亮,五金店的门开了,一个中年男人走了出来,正是陈天富。林砚和苏晓立刻上前,亮出证件:“陈天富,我们是南州市公安局的,找你了解一下你哥哥陈天贵的情况。”
陈天富脸色一变,眼神躲闪:“我哥?我好久没见过他了,不知道他在哪。”
“你撒谎,”林砚盯着他的眼睛,“我们查到,你这家五金店,是陈天贵在背后打理,而且有人最近还见过他。如果你不配合,我们将以涉嫌包庇罪对你进行调查。”
陈天富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叹了口气:“我哥确实在清河,他现在住在城郊的一个出租屋里,我带你们去。”
在陈天富的带领下,林砚和苏晓来到城郊的一个出租屋。出租屋的门紧闭着,林砚示意当地民警上前敲门。
“谁啊?”屋里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哥,是我,天富,”陈天富喊道。
门开了,一个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的男人出现在门口,正是陈天贵。他看到门口的警察,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转身想跑,却被早已准备好的民警拦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请大家收藏:(m.2yq.org)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