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府的议事厅里,烛火烧得噼啪响,墙上挂着的辽东军图被夜风吹得微微动。多尔衮手指按在山海关的标记上,指节泛白,多铎、阿济格、佟图赖、孔有德、尚可喜几个武将站在左侧,刚林、范文程、宁完我这些文臣立在右侧,满屋子的人都憋着气,等着多尔衮开口——谁都知道,明朝那边快撑不住了,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都别杵着了,说正事。”多尔衮终于开口,声音压得低却透着狠劲,“刚林,粮草器械整得怎么样了?红夷炮、鸟铳够不够?别到时候打起来,手里没家伙,那他娘的就成笑话了!”
刚林连忙上前,手里攥着账册,指尖都在抖:“摄政王您放心!粮草备了够十万兵士吃半年的,红夷炮造好了九十门,还差十门月底就能成,鸟铳补了三百把新的,旧的也都修好了。八旗汉军已经往锦州挪了,孔有德、尚可喜的人带着火器先去的,现在就等您一声令下,就能往山海关挪!”
“好!”多尔衮点头,转向孔有德,“你那‘天佑军’的火器手,练得怎么样了?别到时候炮打不准,浪费火药!”
孔有德躬身,腰杆挺得笔直:“摄政王您尽管放心!弟兄们每天都练,五十步外打靶,十发能中八发,真打起来,保管能把吴三桂的城门轰开!就是……火药还得再补点,打起来耗得快。”
“火药让潘世恩去调,要多少给多少!”多尔衮挥挥手,又看向范文程,“你说的‘取明三策’,再跟大伙儿说说,别到时候打进去了,底下人瞎搞,丢了民心!”
范文程清了清嗓子,往前站了站:“回摄政王,这三策,一是‘善待降官’,只要肯归顺,原职留用,不抄家不杀头;二是‘安抚百姓’,进了城不许抢粮抢钱,谁要是敢犯,直接砍头示众;三是‘严管军纪’,不管是满兵还是汉兵,都得守规矩,别让百姓觉得咱们跟李自成那伙人一样,都是土匪!”
“说得对!”多铎突然插话,语气里带着急劲儿,“咱们是要入主中原当主子的,不是来抢一把就走的!谁要是敢坏规矩,我第一个砍了他!十四哥,别磨磨蹭蹭了,咱们现在就发兵,趁李自成还没打北京,先把山海关拿下来!”
“急个屁!”多尔衮瞪了他一眼,“你以为吴三桂是软柿子?他手里还有关宁铁骑,虽说缺饷,可真打起来也够咱们喝一壶的!咱们得等,等他走投无路,要么归顺,要么被李自成收拾,到时候咱们再动手,省力气!”
阿济格摸了摸腰间的刀,瓮声瓮气地说:“十四弟说得对!咱们现在就是等,等明朝乱透了!我在锦州安排了人,吴三桂那边有动静就报,他要是敢往北京跑,咱们就从后面追,断他的粮道,看他怎么活!”
正说着,柏葰跌跌撞撞跑进来,脸上沾着灰,手里拿着急信,一进门就喊:“摄政王!大同那边出事了!李自成的人快到城下了,守将姜镶那小子直接开城门投降了,还把大同的粮草都献给李自成了!现在李自成往太原去了,估计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到北京!”
“哦?姜镶这软骨头!”多尔衮冷笑一声,把信拿过来扫了一眼,“投降得倒快,也省得咱们动手。刚林,去给锦州的人传信,让他们盯紧吴三桂,他肯定要动了!”
刚林刚要走,又被多尔衮叫住:“等等!让祖泽润再给杨坤透个话,就说李自成快到北京了,他要是再犹豫,别说饷了,命都保不住!”
这边摄政王府议事正紧,北京城里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午门外的大街上,拉着行李的马车挤得水泄不通,都是官员家的眷眷往南逃。一个老妇人抱着包袱,被马车撞倒在地,包袱里的银子撒了一地,还没等她捡,就被乱兵抢了去,老妇人哭喊着“救命”,可没人敢管——禁军兵士都在营里闹饷,哪有心思管街上的事。
皇宫里,崇祯把御案上的奏折全扫在地上,对着兵部尚书张凤翼骂:“你他娘的倒是说话啊!李自成快到太原了,吴三桂还在宁远磨磨蹭蹭,你说怎么办?怎么办啊!”
张凤翼跪在地上,头抵着地面,声音发颤:“陛下……臣已经给吴三桂发了三道圣旨,封他为平西伯,让他赶紧放弃宁远,带着军民入卫京师……可他回奏说,五十万军民迁移得慢,还缺粮,得等粮到了才能动……”
“缺粮?国库里哪还有粮!”崇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国库的方向,“你去看看!国库里就剩不到五万两银子,禁军都八个月没饷了,昨天还有兵士闹到宫门来,要不是我让人杀了两个带头的,早就反了!”
正说着,太监王承恩跑进来,脸色惨白:“陛下!不好了!通州的禁军兵士闹饷,把粮仓抢了,还杀了管粮的御史!现在兵士们往北京来了,说是要找陛下要饷!”
崇祯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扶住龙椅才站稳:“快!让锦衣卫去拦!谁敢靠近宫门,就地处斩!还有,再给吴三桂发一道圣旨,让他三天内必须动身,要是敢再拖,就抄他的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请大家收藏:(m.2yq.org)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