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署的突击检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何记酒楼”内外激起了层层涟漪。虽然最终检查结果无可指摘,但“被卫生署盯上”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一些不明就里的客人开始心存疑虑,午市的客流隐约可见一丝下滑的迹象。更有竞争对手在暗中散播谣言,说什么“无风不起浪”,“肯定有问题才会被查”。
何雨柱站在二楼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略显稀疏的等位队伍,脸色平静,但紧抿的嘴角透露出他内心的波澜。他深知,商誉是酒楼的命脉,这种无形的损伤,比直接的经济损失更可怕。必须尽快反击,而且要打得漂亮,彻底扭转舆论。
“柱子,欧阳主编那边回话了。”娄晓娥推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振奋,“他听了我们的情况,非常支持,说明天就派他们杂志最好的记者过来,做一个深入的专题报道,重点就放在我们酒楼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上!”
“好!”何雨柱转过身,眼中精光一闪,“这是一个机会。我们要把这次危机,变成我们树立品牌形象的机会!”
他立刻召集后厨和前厅的主要负责人开会,下达了死命令:从即日起,卫生标准全面提升,所有环节必须做到极致,并且要有据可查。食材溯源记录要精确到供应商和批次,餐具消毒要记录温度和时间,甚至连每天晨检员工个人卫生的记录,都要做得一丝不苟。
“我们要做的,不是应付检查,而是要做出一个标杆!”何雨柱扫视着众人,语气斩钉截铁,“让所有人都看看,‘何记’的干净和放心,不是靠嘴说,是靠实实在在做的!”
整个酒楼如同精密的仪器,高速而严谨地运转起来。何雨柱亲自监督后厨的每一个细节,娄晓娥则狠抓前厅服务和记录的规范性。
第二天,《美食家》月刊的资深记者如约而至。何雨柱和娄晓娥亲自陪同,开放了后厨、仓库、甚至办公区域,任由记者拍照、提问、查阅记录。记者看着一尘不染、分区明确、记录完备的后厨,看着冰柜里分类清晰、标签明确的食材,看着员工训练有素的操作,脸上露出了惊叹的神色。
“何总,娄总,说实话,我采访过不少大酒楼,但像‘何记’这样,把食品安全管控做到如此系统化、透明化的,真是凤毛麟角!”记者由衷赞叹。
专题报道很快以《透明厨房,良心味道:探秘“何记酒楼”的食品安全密码》为题,在《美食家》月刊显着位置刊出。文章图文并茂,详细展示了何记从食材采购、仓储管理、后厨操作到员工培训的全流程高标准严要求,将其誉为“业界良心”、“食客放心的选择”。
欧阳文山主编还亲自撰写了短评,犀利地指出:“在餐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某些不良商家热衷于价格战甚至恶意竞争,却忽视了食品安全这一根本底线。‘何记酒楼’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品质的坚守和对顾客的负责。这才是餐饮业健康发展的正道!”
这篇报道一出,立刻在饮食圈和消费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前因谣言而心存疑虑的客人们彻底放心了,甚至因为这篇正面报道,吸引了更多注重品质的新顾客慕名而来。何记酒楼的生意不仅迅速恢复,甚至比之前更加火爆!
“柱子,你这招真是太高了!”娄晓娥看着报表上节节攀升的数字,喜笑颜开,“这下,看谁还敢乱嚼舌根!”
何雨柱笑了笑,但眼神依旧凝重:“舆论这一关,我们算是过去了。但那个躲在暗处举报的人,还没揪出来。不把他挖出来,以后还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他之前拜托欧阳文山通过媒体圈的关系,私下打听卫生署那边关于“实名举报”的一些不涉及保密的信息。几天后,欧阳文山带来了消息:举报人使用的名字和身份信息经过核实是假的,但举报信是从港岛西区的一个邮筒寄出的。
“西区……那里鱼龙混杂,很难查。”欧阳文山说。
何雨柱却并不气馁。假身份,说明对方心虚;选择西区投递,说明对方对那里比较熟悉,或者刻意制造迷雾。他让娄晓娥暗中留意,最近有没有形迹可疑的内地人,特别是带有四九城口音的人,在西区或酒楼附近出没。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一个酒楼的熟客,一位住在西区的老会计师,无意中向娄晓娥提起,他最近在附近茶餐厅,总看到一个生面孔的北方男人,独来独往,神色鬼祟,有一次还听到他压低声音用北方话打电话,提到什么“信已寄出”、“等消息”之类的只言片语。
娄晓娥立刻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何雨柱。
何雨柱心中一动。他让娄晓娥设法拿到了茶餐厅的地址和大概时间段,然后亲自去了一趟。他没进店,只是在对面街角观察。果然,在傍晚时分,看到一个穿着不合时宜的旧夹克、缩头缩脑的中年男人,低着头快步走进茶餐厅。虽然看不清正脸,但那走路的姿态和偶尔抬头的侧影,让何雨柱有种模糊的熟悉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请大家收藏:(m.2yq.org)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