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家大业大,富则多事。
虽说杨正现在只是手底下管着几千人,坐拥三镇的大帅,算不上多么强大的诸侯。
这才几天时间,可能族亲们都没反应过来身份转变,就突然被杨正安排人盯着管着,多少会有点不近人情。
可要想享受身份带来的好处,就得做好思想准备,接受人家的要求。
不然,还是趁早放弃这个机会。
话说回来,杨正此时要严管族亲,也是为了提前去除一些意志不坚定、自私自利之人。
防患于未然,给这些人提个醒,省得以后有人放飞自我,弄得杨正还要顾前顾后,不能大义凛然举刀。
现在时间还早,天都没黑,待在家里的杨正实在是坐不住了,无奈之下带着老爷子三人走出家门逛逛。
走着走着,就来到隔壁不远处,一座三进大宅院。
大院门口上,挂着护民军学堂三个大字。
一行人互相对视几眼后,笑了笑走了进去。
走进院内,可以听到朗朗读书声,若是仔细听,还可以听到是在默背九九乘法表。
这座宅院,大大小小二十多间房屋都坐满了人,小到五六岁,大到二三十岁。
这些学生,有从各县招募的文人,也有护民军战士们家属。
而教书先生,则是杨正教导多年,懂改良版数理化生地知识的弟弟杨雨、堂弟杨文,表弟高云风等六人担任。
虽说这六位教书先生年纪都不大,才十几岁,学问水平也只相当于杨正前世初中生。
可放在如今十八世纪初,论对自然科学知识领悟,放眼世界,六人绝对可以排进百名。
这差,也只是差在了缺少实践经验。
但对于此时创业初期,也够了,够培养一批批拥有数理化生地知识的新青年。
以此为基础,培养出成千上万名科学创新型文人,理工科学家,科学巨匠,技术工人等,带领华夏走向工业革命。
二十多间教室,授课分成了两个批次。
从来没有读过书,要经过启蒙教育的为一批,分为小班、中班,共二十五个班。
已经读书多年的文人,但需要进一步学习算术的为一批,就读于高班。
这个高班学生,则是需要经过杨正的再教育,然后会授予工作。
开设这所学堂,校长的位置,杨正自然是辛苦点担任了。
此时,作为校长来到学堂,少不了要考查一番学生功课。
杨正整理下着装,走进目前唯一一个高班教室。
“诸位同学,下午好。”
“起立!”随着班长高喊一声,高班其他十名同学连忙起身,“校长好!”
“都不用拘谨,都坐下坐下。”
“谢校长。”
待众人坐下,杨正清了清嗓子,一脸微笑看着众人:“咱们高班成立也有两天了,最近本校长有点忙,也没给你们上过课,说实话有些对不住。
今日过来,也是跟大家聊聊,这两天有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举手提问。”
“谢校长,校长辛苦了!”
随着杨正话音落下,十一人低头思语一番后,班长张亦文举手站了出来:“校长,您让我们学数学,我们都能理解这数学的用处。
可我和同学们这两天,看校长您发的《人与自然》这本书,就有些不懂,对此有两个问题。
首先,书里讲的天文历法、二十节气、气象等知识,不应该是钦天监那帮人要学的吗?
还有学习稻麦豆、玉米、红薯、土豆等植物,还有鸡鸭猪牛羊等三牲六畜生长习性,难道说是我们以后会用到,还要和老百姓一起种地搞养殖?”
听到自己学生问出这样的问题,杨正顿时开心的笑了,鼓起了掌:“问的很好,值得表扬,其他同学,有没有要提问补充的?”
“没有。”
“没有其他问题了。”
“班长问的问题,也是我们想问的。”
看着众人的样子,杨正不停的笑着,连连点头表示鼓励。
“大家拿到这本书,没有去排斥丢弃它,愿意打开阅读,思考理解,一起提出这两个问题,对此,本校长很开心,很满意,希望你们以后能继续保持这般学习态度。
现在说回《人与自然》这本书,其实往大点说,是一套体系,涵盖了这个世界方方面面。
大家这两天,应该有听说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这四门学科,而《人与自然》这本书就是这四门学科的简化版。
这四门学科单独拎出来一门,其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与儒学、数学不相上下。
为何本校长这两天让大家看这本书,却没给大家讲课,其实就是想让大家读完这本书,有一个自我体会,说出为什么。
在这,本校长就给大家结合平时生活,讲讲学这本书的意义。
就比如平时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今年大雪飘,明年收成好,枕着馒头睡的香。
而这句瑞雪兆丰年谚语,让老百姓来解释,可能说不出所以然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请大家收藏:(m.2yq.org)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